一、《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号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法号?对他的看法?

孙悟空,又叫孙行者。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给他取了悟空的法号。孙悟空是天产石猴,生于花果山水帘洞,得育明师。修成大道。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一根如意金箍棒,横扫天上地下,高傲刚强,生平从不服人。

书中写悟空,实则在暗写与当时朝廷对抗的人。悟空代表的就是敢与朝廷相抗衡的少数势力。从书中写他与妖魔、唐僧、菩提老祖、两师兄的关系,可见他是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人

二、西游记中人物的法号和封号各是什么?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

一、唐僧:

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袆”,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二、孙悟空:

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三、猪八戒:

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

四、沙悟净:

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扩展资料:

《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受封是在天竺灵山大雷音寺,是西牛贺洲的地界,属于艺术创作描写。

唐僧原型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

17年后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三、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法号各是什么.各法号的由来?

在《西游记》中:

唐僧,法号玄奘。唐僧一生历经磨难,俗姓陈,是海洲陈光蕊之子。陈光蕊在江州赴任途中为人所害,妻子忍辱生下儿子,放入江中,任其随波漂流,后为金山寺法明和尚拯救,取名江流,等到年长,落发为僧,法名玄奘,后成为一代高僧。

孙悟空,法号悟空。拜师菩提祖师处时,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猴王乃第十辈之小徒矣。那十二个字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猴王,正当‘悟’字。祖师便为猴王起就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猪八戒,法号悟能。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后被观音菩萨赐法号悟能,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叫做“八戒”。

沙悟净,法号悟能。是观音菩萨在劝化他时给取的。

扩展资料

《西游记》小说开头写道,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美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悟空得知高老庄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游记

四、《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号是什么?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号就是悟空,是他最早的师父菩提祖师所取。后来观音菩萨在给唐僧取经团队取法名的时候,沿用了“悟”字辈,猪八戒就叫悟能,沙和尚就叫悟净。这三个法名分别针对了他们所象征的人性中的“嗔、贪、痴”。

孙悟空无父无母,诞生自天地灵气所化的石头,所以生来没有姓名。后来和同类生活在一起,在花果山由于第一个钻入水帘洞的被称为“大王”。后来由于看见老猴死亡而决定外出求长生不老之法,辗转来到菩提祖师处,被收为徒。菩提祖师以“猢狲”这一孙悟空所在种属为他赐姓孙,再按照座下弟子的辈分,取法名悟空。这就是孙悟空姓名的由来过程。

按照《西游记》原著的描写,菩提祖师的身份倾向于道家,那么孙悟空的法名也就是道家的法名。可这样一个法名,观音菩萨为孙悟空摩顶受戒的时候,不但没有另外赐法名,而且两位师弟也是同样以“悟”字辈来取法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里自创的一个神仙,不是佛家和道家传统里固有的神祇。虽然从服饰、法术等方面来看,倾向于道家,但实际上菩提祖师身上糅合了儒、释、道三教的特点,这也是《西游记》作者在该书中传递的思想。菩提,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智慧。

我们再从菩提祖师的修行场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一名称来看,很明显,这是指“心”这个汉字,也就是指“心”。菩提祖师在赶走孙悟空的时候,一再强调不许向别人说起是他的徒弟。这从常理上说不过去,毕竟作为师父替徒弟出头或善后是一种本分。而且不论孙悟空闯出多大的祸事,也从来没有人问过(有过疑问)他这一身惊天的本领从何而来,就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样。

这些信息都是一种暗示,暗示着孙悟空是从“心”里悟出的一种智慧,也由此,特别强调了“悟”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后来观音菩萨就沿用了这个字辈来给猪八戒和沙和尚取法名。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他们三个的法名和所象征的嗔、贪、痴”之间的关系:孙悟空和唐僧象征的肉身相对时,是“心”的象征,在象征心性时,则是嗔,也就是怒火。我们现在仍然将怒气和发火称为“无名之火”,就是在说明嗔之所起是源自“无端、无名”,所以要“悟空”。猪八戒象征了“贪”,贪还含有懒散、懒惰的意思,所以相对的是“能”。沙和尚象征的是“痴”,有愚昧、没开悟的含义。在现代汉语里,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脑子里面是浆糊,就是充满了愚昧之意。所以沙和尚针对的是要“悟净”,证明智慧的本性清净。

五、孙悟空的法号

孙悟空的法号就是悟空。

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猴王乃第十辈之小徒矣。那十二个字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猴王,正当‘悟’字。祖师便为猴王起就个法名,叫做‘悟空’。

祖师从猴王身上取个姓氏‘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他姓‘狲’。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姓‘孙’。

孙悟空,又呼“行者”,出身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金水为真空之性,悟得此空,还须行得此空,而金水攒矣。

扩展资料

南宋时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的“白衣秀才猴行者”是孙悟空第一次在文本资料里出现,应是吴承恩创造孙悟空的雏型。猴行者作为取经过程的护法形象出现,使玄奘取经故事脱离了历史原型,给取经故事增加了丰富、神奇的内容。

这位猴行者原是一位大罗神仙,因偷吃王母蟠桃,被贬至花果山。他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秀才,诚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能知过去未来之事,还知道西天取经有百万程途要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他能广施法力,将玄奘等六位凡夫俗子带到天上水晶宫赴斋。大梵天王赠给猴行者的隐形帽、金锡镮杖、钵盂三件法宝在西天取经、降妖伏怪、征服险阻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在整个西天取经过程中,他一直和法师患难与共,结伴同行,从东土一直走到西天。尽管这个号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的白衣秀才的“神”与“形”,名与实常发生矛盾,但是《诗话》中的猴行者已经初步具备了吴承恩《西游记》的雏型。而必须注意的是,在《诗话》的猴行者身上,人、神、猴三种艺术因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统一,直到《西游记平话》和杂剧《西游记》中,才有了新的飞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悟空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

六、孙悟空的法号是?

法名是“孙行者”是唐僧取的,“孙悟空”是菩提祖师取的。其实严格来讲“悟空”也是法名,是入道的法名,“行者”是如佛的法名。一般法名指的是如佛的法名“行者”。

孙悟空出生于娑婆世界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但仙石并非毫无来历,处于十洲三岛的祖脉上,其高围按二十四气,其上窍孔对应九宫八卦(九窍八孔)。

一天仙石迸裂,产一石卵, 经风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后,眼里冒出两道神光,射冲斗府,惊动的天上的玉皇大帝。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扩展资料:

人物关系

1、师父——唐僧

也叫唐三藏,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2、老师——菩提祖师

《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却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佛道合一的名字,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为一个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亦是重合了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潮。“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寄托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