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与央企的区别是什么?
国企和央企有如下区别:
1、中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由中央监管的是央企,由地方政府监管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企。央企和国企都是属于国有企业。
2、央企都是国企,而国企未必是央企。国企是全国所有制企业的简称,包括央企在内。央企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全国目前央企一共一百多家,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企业,例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航等。
3、央企都是跨地区的,规模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国企,全国各地基本都是有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如央企四大银行,覆盖范围广,而一般意义上的国企都是地区性的,很少有跨区域的,央企一般的名称前都冠以“中国”字样,而一般意义上的国企市没有的,名称一般都是冠以某地的地名为主。比如,一般国企的某省物资总公司、某地建筑安装总公司等。
中央企业包括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自然垄断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
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
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央企、国企怎么分?97家央企名单为你整理好啦
什么是国企,国企有哪几类?
国企简介: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 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国企分类 :
1.性质分类
特殊法人国企: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像国防设施、城市公交、城市绿化、水利等。
国有独资公司:这类企业以 社会 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居次。如铁路、自来水、 天然气、电力、机场等。
国有控股公司:准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电子、 汽车 、医 药、机场。国有参股(合资):福田 汽车 ,海尔等。
2.级别分类
国务院直属企业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央企:如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
省级龙头企业:光明乳业(上海)、新湖 科技 (广东)。
省市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水务(排水)、燃气、投资集团、新华书店、机场、南水 北调、储备粮、地铁、矿业、能源、 旅游 等。
其他县办、乡办企业。
国企和央企的区别
国企和央企是属于包含关系,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国企是全民国有制企业的简称,央企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属于正部级)。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概念,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因此 央企一定是国企,但是国企不一定是央企。 央企最显著的特点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出资方,对企业进行管理,一般国企是由地方政府的国资委管辖或者有归于其他部委的。
央企的行政级别是要高于地方国企的,如果说国企是属于地级市,央企则是属于直辖市或者省部级。
什么国企待遇最好?
总体待遇上肯定是央企>一般中字头国企>省市下属国企
对于小伙伴们来说,一级国企待遇是最理想的,但是总部和分公司会有一定差距。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进出口银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有色矿业等。这些之所以称得上一级企业,基本是垄断性企业或是政策性银行。
例如我之前提到过的中国烟草,国家电网这类央企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有的甚至超出了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央企不仅规模大,而且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一段时间都会形成清晰的主业,基本上都会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央企名单,大家在求职时可以参考
中央企业名单(来源国资委)
国企跟央企有什么不同
央企和国企数量不一样,目前央企总数也就100多家。
央企与国企地位不同,央企基本上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央企的利润大部分要上交国家,而国企大部分则上交地方财政。
国企央企有什么区别
央企与国企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央企与国企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最简单、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国企的定义就是国资委或地方国资委代表国家出资、控股或实际控制的企业。尤其是现在开始推行国家资本公司,简单地说,国企就是国有资本占主体的企业(含国有全资、国有独资、国企合资控股、国资实际控制)。
国企是一个大概念,央企是国企的一部分,国企包含央企。如果说国企是“水果”这个大概念,央企就是水果中的“菠萝蜜”(个头比较大的水果)。
央企就是由国资委、财政部以及其他有关部委、人民团体等国家级单位部门代表中央政府出资、管理、控股的大型国有企业。
如果非要简单地区分,可以通俗地说,央企和地方国企,就比较容易区分了。

根据有关数据,全国有国企大约46万家,其中,有泛央企6000多家,广义央企130余家,包括国资委管理的狭义央企98家、财政部或其他部门单位管理的其余30余家金融央企和其他央企。
根据有关数据,全国有体制内人员大约1亿人。其中,包括公务员800万、事业编3000万、国企4600万(其中央企1000万)。

【1】地方国企46万家。
隶属于省市、地市、县区国资委管理的大小国有企业,大约有46万家。第一层级是特别巨大的地方优质国企,可以高配至副省级,个别国企是由副省长兼任董事长的。第二层级是省国资委管理的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的地方国企。第三层次是地市管理的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国企,等等,以此类推。表面上,企业要取消行政化,内部还是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管辖权的,比如,省属国企的班子成员是由省委组织部管辖的。

【2】泛央企6000多家。
其实,都是他们自称为央企的。比如,部委直属单位管理的企业、行业协会下属的企业、部委直属单位改造的企业,他们直接归或间接归国家级部门或单位管理,自称也是中央企业,对外号称央企,有的甚至冠名都带有中国等字样,但他们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央企。
【3】金属等专属央企30家左右。
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金融央企”。这30家左右的央企,并不隶属国资委管理,而是归国家部委或其他团体管理。比如,归财政部、中央汇金管控的大型银行等金融央企,常见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等20多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群团机构管理的中央企业,常见的有烟草、黄金、铁路、广播、文化、出版等企业。

还有一种是原属国务院直接管理的企业,现归属于金融央企,它就是中信集团,以前是按照正部级配备的。还有一种是铁道部转型为央企的,国家铁路集团,高配至正部级。
再举一个例子,中央在去年组建的文化央企——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达上千亿港元。海南省副省长毛超峰任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4】中央企业98家。
隶属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企业,截止2022年7月25日,新增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从97家增加到98家。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工业、科技、运输、能源等命脉性行业,比如,航天航空、石油石化、电力能源、船舶运输等“大块头”的龙头企业。

98家央企里,根据成立的时间和权重,个别央企属于正部级,排名前50家属于副部级。排名50位之后的属于正局级企业。这98家央企的班子成员,统称为中管干部。前50家央企的班子成员,原来中组部只任命正职,现在为了加强管理,副职也由中组部管理,国资委干部局协助管理。
第二,央企与地方国企的管理权限区别。
(1)管理层级不一样。
央企归国家(中央)管理。前50家大型央企的领导班子成员归中组部管理、考核和任命,两位正职位居副部级,有时候会高配至正部级。其他的小型央企属于正局级,班子正职也属于中管干部,但主要归国资委管理、考核和任命。地方国企,按照大小、层级,分别归省、市、县的国资委管理,县里的小型国企甚至连级别都没有。
(2)利税归属不一样。
央企的利润归中央,大部分的税收交中央,只留一部分税收在地方。地方国企的利润和税收都归当地所有。所以,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比较微妙了,央企的分子公司都位于地方,又不归地方管,利润和税收享受不到,处理企地关系就是一门艺术了。

(3)发展前景不一样。
98家央企,主要承担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行业。比如,石油石化、电力钢铁、航天航空、铁路航运等支柱产业,队伍规模大,企业分布广,内部层级多,上升空间大。在央企里工作,最高可以升到正部级,可以交流到地方当省长。地方国企,相对比较小,省属国企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的小型国企,总体上看,发展空间偏小。
(4)涉足范围不一样。
98家央企的业务和分子公司,基本上都已经覆盖全国、逐步走上世界了。你在央企工作,理论上可以在全国的分子公司流动,还可以去海外的机构工作。地方国企,有大有小,省属国企的业务可以覆盖全省、延伸至全国。市县两级小型国企,业务范围比较小,很难走向全国、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