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盐是由什么构成的

食盐分子主要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化学式为Nacl,固体的食盐分子由Nacl分子组成,但溶于水后会电离成Na+和cl-两种离子,我们吃得食盐还含有少量的Cacl.Naco3.Kcl等其他物质,所以食盐分子是混合物而不像他们说的仅有氯化钠

二、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

1.酸及酸的通性

对于酸的定义,我们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的硫酸和盐酸为例来说明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盐酸、 硫 酸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注意:

(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2.碱及碱的通性

与酸雷同,我们可以将碱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O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来说明碱的通性。

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必须两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才能进行。

(3)书写碱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于这类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人感到很困难,为此,可先写出非金属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含氧酸的化学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写出生成物。两式合并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氢氧化钠反应:

3.盐及盐的性质

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酸碱电离后离子交换生成了盐和水。比如,我们把NaCl看作是HCl和NaOH电离后的产物。

常见的盐及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 实例

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CuSO4+Zn= ZnSO4+Cu

盐+酸→盐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

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3NaOH+FeCl3=3NaCl+Fe(OH)3 ↓

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AgNO3+NaCl=AgCl↓+NaNO3

注意: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要求。

二、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掌握酸碱盐反应的规律

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均可以发生。

2.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本章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有很多同学记住了酸、碱通性和盐的性质,但接触到具体物质发生的具体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时,便感到困难。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有二:一是在学习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时,反复练习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这两部分内容掌握了,学习盐的性质也就迎刃而解;二是要自学书后附录Ⅲ“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从中找出溶与不溶的规律,再多练习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边写边巩固复分解反应条件。这样多次练习,你会觉得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难事。

3.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部都属可溶盐。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酸易溶,碱难溶。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多不溶。

四、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

Cl-、Ba2+ 、CO32- 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

Ba(NO3)2+H2SO4=BaSO4↓+2H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糟糕 它不认识表格 你用下面的那个吧没表格的

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

1、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 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 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3 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 +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碱+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1、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H2O

2、 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溶解性表:

(1) 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浓H2SO4有吸水性。)

(2) 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 全不溶。

(3)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六、反应条件:

1、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2、 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2)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3)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3、 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2)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属跟盐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4、 盐跟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 盐跟碱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

七、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 NaHCO3 铁锈、赤铁矿——Fe2O3 赤铁矿—— Fe3O4

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 冰—— 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八、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体——KMnO4 黄色的固体—— 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 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 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 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 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 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

1、 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蓝色沉淀消失

2、 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变成蓝色溶液

3、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蓝色沉淀产生

4、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pH<7为酸性 显红色 显无色

pH=7为中性 显紫色 显红色

pH>7为碱性 显蓝色 显红色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三、化学中“盐"是什么?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与碱相对。酸碱质子理论涉及的酸概念:酸碱离子理论是阿累尼乌其斯(Arrhenius)根据他的电离学说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阳离子的物质叫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 HNO3 )、磷酸(H3PO4) 碳酸(H2CO3) 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酸根)虽然各不相同,但产生的阳离子(H+)却是相同的 , 因此它们在性质上有共同的地方,例如具有酸味;能溶解许多金属;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等等,这些性质实际上就是H+的性质。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比如H2SO4是酸,而NaHSO4不是)。此定义称为-{zh-hk:阿瑞尼士;zh-cn:阿仑尼乌斯}-(S. Arrhenius)酸。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布忍斯特(J. M. Bronsted)-罗瑞(T. M. Lowry)酸。另外还有被称为-{zh-hk:刘以士;zh-cn:路易斯}-(G. N. Lewis)酸的定义,定义酸为电子对的接受者,范围更为广泛。酸可以和碱进行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生成水和盐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有强酸和弱酸之分 ,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

比较酸的强度,可比较它们在一种碱中的离解常数。根据广义的定义,水就是一种碱,故对弱酸,比较在水中的离解常数即可。这叫“水的区分效应”。强酸之间的比较,不能用水,这叫水的“拉平效应”;不过可以使用更强的碱。像乙烯和乙炔这样的弱酸,几乎不在水中电离,使水的区分效应不明显,可使用更强的碱。

根据酸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数目的多少,可分为一元酸(如HCl、CH3COOH)、二元酸(如H2CO3、H2C2O4)、三元酸(如H3PO4)。根据酸中是否含氧,可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无氧酸都称为氢某酸 ,如氢硫酸(H2S)、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氟酸(HF)、氢氰酸(HCN)等。含氧酸的种类比较多 ,如 HClO=次氯酸,HClO2=亚氯酸,HClO3=氯酸,HClO4=高氯酸(也称过氯酸)。 酸的用途很广 , 几乎重要的工业都要使用各种酸。酸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至关重要,人的体液必须保持一定酸度。

含氧酸的命名﹕对于分子中只含一个成酸元素的简单含氧酸﹐将其较为常见的一种称某酸﹐其他含氧酸按成酸元素的氧化数较某酸高﹑低或有无过氧─O─O─结构而命名。例如氯酸HClO3(氯的氧化数为+5)﹑高氯酸HClO4(氧化数+7)﹑亚氯酸HClO2(氧化数为+3)﹑次氯酸 HClO(氧化数+1)﹔又如HSO﹑HSO8中含有─O─O─键﹐称过氧一硫酸﹑过氧二硫酸。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后生成的酸称焦酸(或称一缩某酸)﹐例如﹕

也有用重作词头来命名的﹐例如﹕

简单含氧酸脱去(全部)氢氧基而生成的基称醯基﹐如─SO─称硫醯基﹐CrOCl称铬醯氯。

若把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MO(OH)(M为金属)﹐就可以根据 值来判断常见含氧酸的强弱﹕

=0 极弱酸﹐如硼酸H3BO3

[编辑本段]⒈化学性质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A-]分别是HA﹑H+﹑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 H+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O+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O+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编辑本段]⒉酸度

1909年丹麦化学家S.P.L.索伦森建议用pH来表示[H+]。pH=-lg[H+]。

酸性 [H+]〉[OH-] pH〈7

中性 [H+]=[OH-] pH=7

碱性 [H+]〈[OH-] pH〉7

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pH计)来检测溶液的pH值。

[编辑本段]⒊应用用途

酸的用途很广﹐许多工业和实验室都要用酸﹐常用的有硫酸﹑盐酸﹑硝酸。许多化学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pH值很重要。如将二氧化碳通入含Ca2+的溶液﹐能否得到碳酸钙沉淀﹐取决于溶液的pH值﹐某些反应须在恒定的pH值下进行﹐为此常用弱酸(硷)及其盐的溶液作缓冲溶液。正常人的血液pH=7.4(其中含有HCO和HCO﹑HPO和HPO)﹐稍微变动就会生病。

3.酸与物质的反应

1.与金属反应:包括铁(Fe+2HCl=FeCl2+H2) 锌(Zn+H2So4=ZnSo4+H2)等

2.与碱反应:包括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等

3.与盐反应:包括碳酸钙等

4.与氧化物反应:包括氧化铁等

碱的化学性质共4条,又称为碱的通性。要注意的是有些性质只适用于可溶性的碱。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变蓝(现象不明显,但有变化),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明显)

2、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此类反应放出大量热)

举例: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含过多硫酸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0

3、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举例:这类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实验室里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但这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O2+Ca(OH)2=CaCO3↓+H2O

4、碱溶液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举例:这类反应常见的有实验室里制备氢氧化钠的反应,碱与盐的反应有两个要求,其一要求参与反应的碱与盐都要可溶于水,其二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Ca(OH)2+Na2CO3=CaCO3↓+2NaOH

[编辑本段]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

氢氧化钙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可由生石灰(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得,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中和酸性土壤,也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日常生活中的三合土、石灰浆的主要成分都是熟石灰。另外氢氧化钙的澄清水溶液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钾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易溶于酒精和甘油。熔点360.4℃。其化学性质类似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呈无色、有强碱性,能破坏细胞组织。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等工业。

氢氧化铜 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医药、农药等。可作为催化剂、媒染剂、颜料、饲料添加剂、纸张染色剂灯等。

氢氧化铁 是一种难溶的红褐色的碱,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也可用来做砷的解毒药等。

氨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也称"气肥".(附:氨水的溶质为NH3)氨水的施用原则是”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不离土就是要深施覆土;不离水就是加水稀释以降低浓度、减少挥发,或结合灌溉施用。由于氨水比水轻,灌溉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地区积累过多而灼伤植株。氨水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