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为何烂剧如此之多?
2020年,真的让人觉得非常匪夷所思。越到年底越像车祸现场,更是推出了无数的烂剧。可以看到《鹿鼎记》评分低至2.7,《半生缘》被观众吐槽一言难尽,而《雷霆战将》惨遭下降,这些烂片横行的现象也让人觉得非常吃惊。毕竟之前还没有看到这么多的雷剧,在最后一个月反而纷纷涌现。
当然烂剧如此之多,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首先就是他们拍摄时间不长,因为时间不长导致剧拍摄的非常快,所以剧集的质量也不咋地。可以看到以上三部剧,他们的拍摄时间是非常短的,最多用了半年最少更是只用了三个月。这样的剧怎么让人觉得好?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在三个月内拍40多集,然后每集40多分钟。这就导致了剧组的时间完全是赶出来的,演员演技也就不怎么样了。再加上现在的剧里面注水也是非常严重的,也就导致了很多虎头蛇尾的剧。既然是按集收费,那么为了剧集挖空心思也就导致了国产影视剧,像肥皂一样不停的挤泡沫。
各种各样的注水剧自然难以得到观众的买账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现在的审查越来越严了,之前的剧在播出的时候就追不上现在观众的审美了。可以说每一届观众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而电视剧播放也需要抓住时机。《狼殿下》就是最经典的,跟不上潮流。
这部电视剧也是被压了很久,最终播出结果,豆瓣更是连分数都不敢放出。当然烂剧年年有也是正常现象的,可以看到每一年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烂片。而在2020年只能说是比较多了,毕竟到了年底之前羁押的剧也要想办法播出了,不然越压越久,反而会让观众评价更低。
二、中国年产1000多部电视剧,为何绝大都是”烂片“?
首先是因为没有好的剧本,现在的剧本属于青黄不接的时代,好的剧本特别难求,而且真正好的剧本没有好几年的时间是打磨是出不来的,所以一百本剧本里面只有少数几本是精品。
第二就是演员的问题,现在的小鲜肉和流量小生小花们已经占据了主流位置,只会靠脸吃饭,刷绯闻蹭热度,演技还不如一个路人。而真正有演技有能力,喜欢演戏,但也真正把演戏当作工作的人,却接不到戏。似乎这个时代只要有流量,有了点人气就不在乎什么质量,有收视率就足够了。
第三现在为了挣钱,投资商尽可能的提高电视剧的产量。道具服装几乎是粗糙烂制,一点儿都不在乎制作,只想尽量的减少制作成本,只为了挣钱而拍戏,并不是为了口碑而拍戏。只有尽可能短的压缩拍摄时间,尽可能的压缩拍摄成本,投资商们才能赚回更多的钱。赚回来的钱就用于投资下一部电视剧,就是一步一步的轮回,一步一步的轮转,经常是好的剧本,被无良的投资商压缩成本,被导演们修改剧本,后期改动造成了剧本面目全非,精华全部被去掉,就造成了现在的电视剧都是速产,根本经不起推敲和琢磨,成为了一部一部的烂片。
三、为什么中国的电视剧烂片多
第一,导演水平和素养全面下降,新成长的一批导演受时代的影响,完全没有继承老一辈对艺术的坚持,都长着一个商业化的心。商业化并没错,拍得再好,卖不出去也白搭,但前提,都商业化的,拍不出好片,你卖谁去。另外导演水平的下降不仅仅在思想继承上,在技术上也全面下降了,过去的导演实力,在剧情上的把握能力很强,现在的导演基本只能拍着愉乐剧,这种不需要太多能力的电视、对真正的艺术作品掌握能力不足。
第二,演员素质的下降,为什么现在老戏骨和小鲜肉的话题越来越多,这个大家比我还明白,不多讲。
第三,关键,观众素质的下降,观众现在喜欢烂片,让拍烂片,好片看不懂,不愿意看。朝代很浮燥,很少有人能静下来好好看看艺术片了,都喜欢看快节奏的愉乐片。喜欢看触动心灵的好剧少了,这种剧要智商,得跟着琢磨,一遍还不一定能看懂,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看不带脑子的电视。加上现在年轻人整体艺术修养的下降,举个例子,二人转能火,带段子的相声能火、恶搞的小品能火,但戏剧,评书、交响乐就是不能火,过去老人喜欢听戏,喜欢听书,很多没上过艺校的也能吹拉弹唱,他们懂。现在年轻人来不了,高台教化的东西认为是说教,一提就脑仁疼,所以深了的东西,他们不懂,也不看。
第四、好故事少,能写好故事的更少,为什么这么说,难道现在编剧的水平不行么,是的,就是不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建国后搞的8大样板戏。经典。这么多年了,没出一个像样的新京剧,是没故事写么,不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写不出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动人的故事,不是没有,也不输于建国之事,为什么就没人写,因为他们表达不出来,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下来了,他们体会不到了,所以深得精神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写写爽文,而写不了好剧本。还就是,现在专业编剧不多,就算是专业院校毕业的也不行,本来他们老师就不专业,所以教得也都是不专业的东西。写小说和写剧本可以说是两回事,能写好小说,不一定能写好剧本,现在很多电视都是小说编得,剧本按小说节奏写,当然好不了了。所以在剧中你常看会到不自然的切换,无用的特写镜头,大量浪费时间的分境,另人尴尬的表演场景。
四、为什么觉得现在国产电视剧越来越不堪入目?
之所以国产剧越来越不堪入目,最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产剧越来越关注“人”,而忽略“剧”。投资者不关注剧本的内容,只看是让哪个明星来演,只要他能带来巨大的流量,剧本写的就算是个垃圾故事,也一样会被搬上屏幕,强行喂观众们吃屎。而一个好剧本,是保证一部剧质量的前提。但是要打造一个好剧本,需要一个好编剧花大量时间才能完成,并且还不能保证剧本写出来后,就能吸引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相比之下,用心打造一个好剧本,倒不如看哪个明星的热度更高,能为这部剧带来更多的流量,更能保证资本的收益。
即使最后拍出来的剧像屎一样,路人观众都不卖它的账,但至少还有明星的粉丝愿意跪舔,毕竟偶像拍出来的剧,就算是翔也是冰淇淋味的,然后资本收割一波粉丝韭菜,投资也就回本了。二是剧本越来越同质化。例如前几年穿越剧《宫》播出后,收获了观众的大量好评,一路高涨的收视率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之后出来的国产剧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穿越题材。
之后的宫斗剧《甄嬛传》火了之后,随后接连播出的《宫心计》、《美人心计》、《如懿传》、《武媚娘传奇》等等,几乎都是同样的题材,类似的剧情套路,也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甄嬛传》罢了。
因为资本看到了穿越剧受欢迎,收视率有保证,投资拍同类型题材的剧,起码有最低的投资回报保证。如果投资拍其他类型的题材,那就是要冒更大的风险,而且收益还没有保证,说不好拍出来的剧观众不买账,与其冒险去尝试新题材剧本
五、为什么国产烂剧层出不穷?
在电视娱乐产业爆炸化发展的今天,各种电视剧作品层出不穷,有像《人民的民义》、《北平无战事》这样思想深邃的精品;也有像《都挺好》、《小欢喜》这样反映社会现实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家庭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糟粕,有的电视剧要演技没演技,要情节没情节,要内容没内容,我们称之为烂剧,那么为什么国产烂剧那么多呢?
国产剧不管是早年的偶像剧,如《放羊的星星》《一起来看流星雨》;还是近年的《克拉恋人》、《活色生香》等,大都逃不开其玛丽苏的套路,女一总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男一女二总是有虐恋,逃不开那些狗血车祸和失忆。以至于有网友建议这些剧改名成“女主的玛丽苏故事”得了。
由于只有一二线明星参与的大制作才会有粉丝买单,所以有实力的卫视通常砸钱拿下首播权,而资金水平不允许的卫视会选择二三轮播放。这就造成中小规模制作公司的生存空间被财大气粗的大公司一步步压缩,这无疑会降低整个行业的活力,不利于市场良好竞争环境的形成,出现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精品剧集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降低。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大量的编剧人才,毕竟现在的很多小说都被翻拍成电视剧,而且很多经典都被翻了再翻,好像除了那几个主题就没有别的可拍了一样。作品没有思想是一方面,演员的高片酬压缩了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又是一方面,再加上娱乐圈氛围越来越浮躁,所以想让烂剧变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国产烂剧越是被骂拍得越多,这是什么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遭受烂片的“毒害”,从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到毁三观的伦理剧,再到胡编乱造的历史剧,最后到三角恋爱的四大名著,层出不穷的烂片跌破的观众的眼界。
贵贵觉得中国烂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
a 影视根底设备的不完善
国内影视行业短短开展几十年,远没有国外那么兴旺,会拍好电影的导演不多,会演戏的更不多。
著名演员海清曾向媒体发声,“称本人比胡歌价钱低,好用”自降身价,“哀求”年轻导演的喜爱,海清不是没有演技,恰恰相反,她拍出过许多优秀的电视剧,但是却由于“流量”不比“鲜肉们”而接不到剧本,多么挖苦。
b演员过于专注流量,地道为圈钱而拍电影
往常是流量为王的时期,也是看脸的时期,消费群体逐步由80后,90后转变到00后。
他们更喜欢年轻帅气的小生,招致了许多导演,为了赚这局部人的钱,花大价钱请一些流量明星,在剧中耍帅,扮酷,表情面瘫,台词为难。
觉得演员的门槛越来越低,只需你有流量,导演才不论你会不会演戏,只晓得,拍了肯定有人看;相反,有演技有才能的演员,即便拿过很多奖,没流量,导演也不会找你拍。
c演员商业化日益严重,喜捞快钱
很多流量小生,自身没阅历过打磨,却有很高的人气,如之前出事的某演员,日薪高到200万,多么可怕。
不论是歌手还是模特,还是相声演员,只需有了流量后,就会有剧本主动找上门,各种代言满天飞,吸收了大批关注的粉丝来买单,真是一个敢请,一个敢接。
d演艺圈的习尚日渐奢靡,演员缺乏本身磨砺
贵贵觉得真正的好演员的规范是什么?坚持本人的道路,不讲排场,平易近人,虚心学习。真正能做到这些的演员很多过了30岁了,年轻一代却很少。
e 炒作为日常方式,只想引爆日搜
很多其他行业转行到演艺圈的,总想着如何上抢手,上了抢手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实践上,打铁还得本身硬,理论出真知,没演技,红的了一时,耐久就算了。
f导演缺乏艺术肉体
今天的经济快速开展,普通人很难坚持下来做好本人手里的工作。而身居高位的人,面对金钱和其他方面的诱惑,更难坚持对演员的请求,剧本的请求。
g演艺公司的快速圈钱
知名的演艺公司很少,坚持出优秀作品,对导演,对剧本,对演员严厉请求的公司更少。褴褛的剧本+不走心的导演+没演技的流量小生=烂片。
最后,贵贵想要说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论好的作品还是烂片,最后都是观众来买单,其实,这才是最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