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庭筠读jun还是yun
温庭筠读:wēn tíng yún
一、筠的读音:yún,jūn
[ yún ]
1、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也。”
2、竹子:“柴门空闭锁松~”。
[ jūn ]
〔~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竹
五、相关词组:
筠管、筠心、筠风、筠庵、筠斑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提、撇、横折钩、点、提
二、词语释义:
1、筠管
竹管。亦用以指笔管、毛笔。
2、筠心
像竹那样正直的心。
3、筠风
竹林中的风。
4、筠庵
竹丛中的庙庵。
政党、派别、团体中的左派。
5、筠斑
斑竹。
二、诗人温庭筠的筠应该怎么读
“筠”字读:[yún] 。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扩展资料
温庭筠代表词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萨蛮》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杨柳枝》、《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
1、《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3、《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
唐代: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译文: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染绿了雕凤窗棱,染绿了芙蓉绣帘。景阳楼路边春柳万千,好似少女新妆的容颜。期待着朝阳轻柔地爱抚,期待着晨风里起舞翩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三、“温庭筠”的读音是什么
“温庭筠”的读音是wēn tíng yún。
温庭筠名字的含义就是“庭院中的竹子”。 读jūn的只是作为地名。
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jiàn)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