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朝版图有多大?
元朝版图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 (1330年)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扩展资料
元朝的藩属国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
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
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中国历史朝代)
二、元朝时中国的版图有多大?
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是指忽必烈在公元1271年建立的大元政权,与前期的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大蒙古国及四大汗国没有关系,元朝与四大汗国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宗主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甚至有些敌意的对立关系。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大元,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再加上元朝的疆域大部分在中国境内,元朝采用中国传统方式记载元朝的历史,并且忽必烈的元朝有一定程度的汉化,全盘接收了南宋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因此元朝算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1271年,元朝刚建立时,尚未统一整个中国,当时的南宋政权还存在,元军还在攻打襄樊,整个中国南方还处在南宋的控制下,直到1279年,元朝才灭亡南宋,真正统一整个中国。1279年,元朝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中国大部分疆域,南至南海及越南北部,东到大海,西到新疆及西藏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北到今天蒙古国的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一带,东北到达今天的朝鲜国及韩国,总面积约1220万平方公里,这只是1279年的疆域。
之后,元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比如说1281年元朝东征日本,可惜失败;1282年到1285的南征越南北部,也以失败告终;1283年到1285年元军从云南南征缅甸,迫使缅甸称臣进贡;1292年,元年远征印尼,也以失败告终。忽必烈去世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皇帝,这就是元成宗,成宗在位期间,暂停了对外扩张,疆域基本上维持在忽必烈去世的状态。
元武宗时期,由于窝阔台汗国发生了内乱,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土,窝阔台汗国灭亡,元朝分得了位于新疆地区的领土,进一步扩大了疆域。到元朝中期,形成了行省制度管辖各地,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管辖的京畿地区和宣政院管辖的吐番地区,和汉地的十个行中书省,京畿包括漠南地区、河北省、山东省及山西省,汉地的十个行中书省包括: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形成了元朝稳定的疆域,大概面积有2100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主要疆域还是在中国之地及东北亚,包括周边的朝鲜、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并向北直抵俄罗斯北冰洋,向南到达海南岛及越南北部,向西到新疆及帕米尔高原,向东到达大海。元朝的疆域并没有到达欧洲及非洲,横跨亚非欧的是四大汗国,算是四个独立国家,并不是元朝的疆域。
1304年,元成宗时期,四大汗国向元朝名义上称臣,奉元朝为宗主国,四大汗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但这一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元朝晚期,名存实亡,元朝除了有四大汗国四个藩属国外,还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四个藩属国,藩属国不计入元朝的疆域,算是独立的国家。
三、元朝的版图有多大
元朝版图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1330年)。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变动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