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的哪个城市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
它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元代,定型于元明清,距今已有六百名年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
2、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是中国的第一家票号,创立于1823年左右,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由于颜料庄在全国很多城市设立分号,资金来往运送只能依靠镖局,费用高昂却并不十分安全。
于是利用自家分号帮别人兼营汇兑,即:甲地存,乙地取,或乙地存,甲地取。后来发现这项业务获利丰厚,遂于1823隼投入十三万两向银巨款,改颜料庄为票号,取名“日升昌”。
3、清虚观
清虚观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一座道观,它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法排列着:牌楼、过殿、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最后还有玉皇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遥古城
二、平遥古城在哪个城市
平遥古城在山西省晋中市。
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
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三、平遥古城在哪里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地处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
平遥古城通过影视剧、小说、报纸的大力宣传,在国内外已经享有盛名,可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平遥古城的具体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02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3
平遥旧称“古陶”,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04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分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05
平遥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
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
四、平遥古城在哪个省哪个市?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扩展资料: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
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遥古城
五、平遥古城在哪个省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的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
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
它反映了平遥人经受苦难,渴望和平的朴素本质,人们希望在城墙的护卫下,这里是一个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