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泰和的特产有哪些?

泰和特产 泰和乌鸡 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泰和乌鸡体型妖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为历代皇宫贡品。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县乌鸡年饲养量稳定在2000万羽。 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产乌骨鸡最为正宗,泰和乌鸡外形逸丽、具有凤冠、绿耳、双缨、五爪、胡须、白丝毛、毛脚、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号称“十全十美”,鸡中魁首。 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万鸡大选赛”中,一举夺得金牌。似凤非凤,似鸡非鸡,其奇美独特的外貌,博得了参展各国的好评,被列为“观赏鸡”而誉满全球。 由于该鸡的形成与泰和县武山水土中特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褪化,所以,泰和乌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乌鸡品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和乌鸡远涉重洋,先后在亚美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观赏展出,传播了乌鸡文化,弘扬了中华文明。 1983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泰国,专程从泰和原种鸡场挑选20枚乌鸡种鸡蛋,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赠送给泰国,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桥梁作用。 1988年日本名古屋市召开的第18届家禽会议暨博览会上,泰和乌鸡应邀展出,博得了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观众的一致赞赏!长期以来,泰和乌鸡在国际上倍受关注,其食补功效在国际上倍受推崇,风行欧美及东南亚。 2002年泰和乌鸡蛋搭乘“神舟三号”飞船登上太空。 2005年泰和乌鸡获得原产地标识保护。 2005年10月15日举办首届中国泰和乌鸡节。 2006年泰和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泰和乌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07年泰和乌鸡参展世界地理标志大会,成为我国30件地理标志产品应邀参展之一。 2007年泰和乌鸡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280多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中获“中国驰名商标”的10件之一,是全国唯一“活体”的“中国驰名商标”,也是吉安地区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 竹篙薯 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桥头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全国泰和仅有。 竹篙薯一般每根长40-70厘米,重150-500克,由于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糖类,还有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松脆可口,老少咸宜。 良用:竹篙薯生长在深层次的土层中,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去皮洗净后,可切片素炒(每盘一斤)炒肉、(每盘配4两),用它做汤元(1斤肉配3两)、包饺子(1斤肉配5两)、煮肉汤、炖鸡汤(一钵配两斤)则更为鲜美。由于松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为喜爱。 功效: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补肾、滋阴壮阳、治油腻、助消化及美容之功能,常食用能化积、消渴、治疗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等症。 兼用役牛 兼用牛是用瑞士西门塔尔公牛冷冻颗粒精液,通过人工授精与本地黄牛杂交繁育而成的,杂交后代母犊为乳役兼用牛,公犊为肉役兼用牛。一头乳役兼用牛每年除耕种7-10亩地外,一个泌乳期(305天),可挤奶2000多公斤(杂交第二、三代一年则可挤奶4000公斤),一年可获纯利800-1200元;一头杂优公牛经两年育肥后,体重可达400公斤,出口可赚回港币6000多元。 1986年,兼用牛的繁育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又先后获中央有关部门的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奖、省科技成果奖、省农牧渔业厅畜牧改良站养牛"丰产杯"一等奖、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县级"金牛"一等奖。现在兼用牛已推广到全省10多个县市级以及江西几个邻近省市。 红瓜子 红瓜籽在泰和生产有500年的历史,由红籽西瓜制成,红籽西瓜是喜温植物,瓜籽外壳红色,光滑,肉实乳白细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加工成熟后易剥壳。远销广东及港澳和国外,是该县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车前子 泰和是江西省三个车前子主产县之一。车前子为常用中药,主治淋病、、尿血、小便不利、暑热泄淀、目赤喠痛等症。目前全县每年生产100吨上下,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 冠朝猪 冠朝猪是江西地方优良猪种,原产地是泰和冠朝、上模一带,具有早熟、耐粗料、皮薄、肉嫩、母性强、抗病力强、仔猪成活率高、育成率高等优点,是杂交猪理想的母本。 我省一般以冠朝猪作为母本,长白、大型约克夏公猪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既保留了冠朝猪的优点,又增加了瘦肉率,约(克)冠(朝)杂种猪瘦肉率达50-52%,(长)冠(朝)杂种猪可达53-54%;杂交猪日增重比冠朝纯种提高56%以上,出栏时间可缩短一半。 我县每年出口生猪30多万头,其中以冠朝猪作母本的杂交猪占40-50%。泰和生猪在广东特受欢迎,卖价高于一般猪价的10%。 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 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藠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藠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蜀口茶 蜀口茶叶产于泰和县马市镇的蜀口洲。该地产茶始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间,蜀口洲引进遂川县珍稀名茶狗牯脑,使蜀口茶品质显著提高,成为一方名茶。蜀口茶精心制作后,形如鱼钩,条索紧细,银毫披露;汤色明亮,略呈浅绿;茶味浓郁,入口醇香,回味久长,沁人肺腑。清朝曾列为贡品,1985年,蜀口茶获吉安地区茶叶评比第二名,1987年,在广交会上,首次打入国际市场,颇受外商青睐。 甘蔗 泰和是江西主要甘蔗生产县之一,种植甘蔗始于南北朝,距今1500年左右。现全县已有十五个乡(镇)、36000亩土地种植甘蔗,年产甘蔗10余万吨。 百合 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木雕艺术品 泰和盛产樟木,这是木雕工艺品的上等木料。1985年,泰和从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引进木雕工艺技术,当年就生产出“龙凤”、“双喜”、“小老虎”三种雕刻樟木箱,1987年生产出梳妆台,这些产品不仅内销,且出口到日本、美国、英国等。1986年吉安地区乡镇企业产品评比会上,雕刻樟木箱、梳妆台均荣获行业第一名。 茶油 江西省茶油面积和产油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泰和县是江西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年产茶油500吨左右。茶油是泰和县主要食用油之一。茶油色清味香,久储不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营养价值很高,在植物油中首屈一指。它不仅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不会使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最适宜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食用。 土纸 泰和桥头、碧溪、水槎等地盛产毛竹,历来是江西的土纸主要产地。土纸由嫩竹经石灰处理后捣碎成浆,以手工抄造而成,现在有些地方已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土纸可用作毛笔书写、包装、手纸等。品种有毛边纸、竹纸、大表纸等。主要产于桥头乡的津洞、高市,碧溪乡的土坪,水槎的西阳山等地,产品销往南昌、兴国及武汉等地。 泰和还有很多值得一书的名优土特产品,如泰和的主产品稻米、竹木,近几年刚崛起的产业产品竹筒席、木制玩具等,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介绍。

二、泰和的东西好吃吗?有什么特色?

第一大美食:酸萝卜

这可谓是最土的美食了,但是也最纯正,酸萝卜这种东西,说句实话味道除了酸辣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享受的过程才是最美妙的!一块酸萝卜放进嘴里,辣得人热泪盈眶,口水从牙床往上涌,呵呵,这感觉又像是回到了天真无邪的小时候!所以在我心中,泰和酸萝卜不仅是美食而且是美好的回忆!强力推荐!当然酸萝卜除了可以直接食用意外,也可用来炒菜,最有名的当数酸萝卜炒大肠了!

第二大美食:万和竹篙薯

这是一种高淀粉含量的食品,既美味又营养!不过这个东东,生性怪癖,全世界那么多好地方,偏偏只在江西泰和有。所以啊,来了泰和,别光顾着吃乌鸡,还有比乌鸡更美味更实惠的美食等着你呢!竹篙薯是泰和人过年必备的食品,可以炖汤、素炒,丝丝细滑,强力推荐!

第三:霉豆腐

呵呵,霉豆腐按字面理解就是发霉的豆腐,事实也是如此!就是豆腐发霉以后,再用事先调好的辣椒粉和盐的佐料,一块一块地蘸了料以后放进坛子里,当然不是就光放进坛子里就行了,还必须放入姜、白酒和油来浸泡,这些东西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在泰和县很多老人都会自己做,我奶奶每年都做,客人们来我家做客必点的一碟小菜,而且走的时候还不忘向我奶奶预定上明年的两瓶豆腐!

三、泰和县美食

泰和县美食有万和竹篙薯、泰和乌鸡、泰和酱菜、甜酒糟、霉豆腐等。

1、万和竹篙薯:万合竹篙薯是泰和县特产,全国仅泰和县独销,在泰和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史,系采用本县野生山药经选育、培植而成。竹篙薯是泰和人过年必备的食品,可以炖汤、素炒,丝丝细滑,非常好吃而且有营养。

2、泰和乌鸡:泰和乌鸡是吉安泰和县的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世界。

3、泰和酱菜:泰和酱菜为吉安泰和县地方传统特产。它以当地农家特产为原料,以五香、甘草、生姜、大蒜、香醋、辣酱等为佐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精细制作而成。其主要产品有什锦菜、多味菜、甜酸萝卜、甜早瓜、甜菖子、酱早瓜、甜大蒜等二十多个品种,各种酱菜产品风味独特,具有香、甜、酸、辣、鲜、脆等特点生津开胃、消保佑化食、增进食欲等补助功能,是人们餐食的佳品。

4、甜酒糟:泰和人都爱喝甜酒糟,也擅长酿造甜酒糟,立冬刚过,就会闻到糯米香和酒香的味道。做成之后酒香四溢,闻着就想喝,且对调理身体、祛除寒气有极好的功效。

5、霉豆腐:豆腐是泰和的传统食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开胃、去火、调味的功能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种传统特色豆制品。

四、泰和乌鸡的美食传统是什么?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世界。

2007年6月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展览并列入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

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北岩汪陂途村,泰和乌鸡始录史册于唐宋,名扬天下于康乾,1567年,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载入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泰和县志》中记载:"武山鸡,口内生香,以乌骨、绿耳、红冠、五爪,毛白色者为最佳。能治虚症、阴症、痘症,其功效在汤不在肉。"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泰和养鸡人涂文轩,选了几只最好的泰和鸡作为贡品献到京城,乾隆如获珍宝,赐名"武山鸡",并且封了涂文轩的官职。

泰和乌鸡民间所谓的“十全”之说,是指泰和乌鸡的十大表征:

1)、丝毛。全身被盖白色丝状绒毛,公、母鸡主翼羽及公鸡尾羽有少数扁羽。

2)、缨头。头的顶端有一撮白色直立细绒毛,公鸡尤为明显。

3)、复冠。素有凤冠之称,公鸡多为玫瑰冠形,母鸡多为草莓冠及桑椹冠形;单冠较小,多见 于公鸡;豆冠在母鸡中可见,但很少。

4)、绿耳。耳呈孔雀蓝色,也有古铜色,但数量较少,孔雀蓝尤以60-150日龄最为明显,成年后随着时间的推延,蓝色逐渐消退,而被紫红色所替代。

5)、胡须。下颌长有较长的细毛,形似胡须。

6)、毛腿。两腿部外侧长有丛状绒羽,多少不等,俗称穿裤。

7)、五爪。两只脚各有五爪。变异或杂种类型也有一只脚为四或六只爪。

8)、乌皮。全身皮肤、眼、嘴、爪均为黑色。

9)、乌骨。骨质及骨髓为浅黑色,骨表层的骨膜为黑色。

10)、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肪均呈黑色,胸肌和腿肌色为浅黑色。除了外貌特征外,在本质上有诸多不同之处。最明显的是地缘“观念”不同。普通鸡处处可饲养,而泰和乌骨鸡只局限于江西泰和武山一带养殖。异地饲养不出三代就变异。外表上的“十全”特征和内在的组织结构都完全改变。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竹丝鸡就是变种后的品种,与泰和乌骨鸡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是组织成分的构成不同。 泰和乌骨鸡含 21种微量元素,其中许多是普通鸡所不具备的。其黑色素和硒是人体抗衰老、美容、抗癌的有效成分。普通鸡或竹丝鸟却不含这些成分。普通鸡虽然也是补品,但人们食用后有“上火”的现象,而泰和乌骨鸡食后不“上火”。什么原因呢?据化验分析是泰和乌骨鸡所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普通鸡高,而脂肪、胆固醇的含量比普通鸡低的原故。现代医学认为食用泰和乌骨鸡可消除疲劳、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改善性功能、延缓衰老、美容、抗癌。

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氨基酸、黑色素、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养分。

【丰富的氨基酸】

泰和乌鸡所含18种氨基酸均高于普通鸡种。其中丝氨酸、苏氨酸可以预防皮肤老化;亮氨酸可以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酪氨酸能调节吸收日光紫外线。

【高蛋白、低脂肪、低糖】

科学检测证明,泰和乌鸡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鸡种的2倍,而脂肪含量却不及普通鸡种的1/2是人类的理想绿色食品。

【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泰和乌鸡所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多在肉类食品中极其罕见。其中维生素 A 含量是鳗鱼的10 倍,铁比菠菜的含量约高10倍,锌是大豆的3.3倍,此外,还富含磷、钙、镁、铜、锰离子等多种矿物质。

五、江西的特色菜肴超级多,甚至被称为“第九大菜系”!你吃过几个

江西省地处华东地区,却是一个存在感容易缺失的省份。说起吃辣,很多人都会想起四川湖南等地,但其实江西省也是一个吃辣大省,更是一个拥有超级多 美食 的省份。江西的特色菜肴超级多,甚至被称为“第九大菜系”!这些特色 美食 ,你吃过几个?赶紧看看吧。

首先需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赣菜的发展 历史 是十分悠久的,它在继承历代“文人菜”的基础上,形成了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甚至被称为“第九大菜系”。那赣菜有什么特色呢?其主要特色就是咸鲜兼辣,口味浓厚,油厚却不腻,还可以让食客品尝到原汁原味。

赣菜的切配、选料都是十分严谨的,以地方特产原料为主,制作精细。在烹饪技法上,则以烧、焖、炖、蒸、炒为主。赣菜多辣却讲究原汁原味,以至于油厚不腻,口味则咸辣平和,适应面广。如果师傅做菜的手艺不够,是做不成正宗的赣菜的。那赣菜都有什么代表菜呢?了解一下吧。

一、三杯鸡

三杯鸡以三黄鸡为食材原料,配米酒、猪油或茶油、酱油各一杯等佐料烹制,是一道江西省地方菜品,属赣菜。其色泽酱红,油亮喜人;其口感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口感柔韧,咀嚼感强;而且肉香味浓,让人吃完还想吃。更重要的是,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中医认为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益气、补精、添髓。所以说三杯鸡还具有很好的 养生 功效,是一道既好吃又 养生 的 美食 。

二、甲鱼粉皮

甲鱼粉皮是江西省抚州市的一道特色 美食 ,甲鱼和粉皮看似是两种毫无关系的食材,没想到相遇之后却可以擦出非一般的火花。甲鱼肉质软烂,味道嫩滑鲜美,香味浓郁,而加入粉皮后,就可以充分吸收甲鱼的鲜美滋味,以至粉皮口感弹韧,入口顺滑,回味绵长。而且甲鱼粉皮这道 美食 和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有很大的关系!据传,汤显祖构思《牡丹亭》时,书童为他做了一碗甲鱼烧粉皮,食后汤显祖精神倍增,一气呵成完成了《牡丹亭》的创作。由此,甲鱼粉皮成为当地一道传世名菜。

三、米粉

在外人的眼中,米粉不算是一道菜肴,可是江西米粉却是江西人眼中的最大 美食 。江西是隐藏的嗦粉大省,米粉是江西人的主食,不管是拌粉、炒粉,还是汤粉、煮粉,都深得江西人的喜爱,就算是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都不会吃腻。由水和大米制作而成的江西米粉,富含淀粉、矿物质、各种人体所需维生素等,具有嚼劲实足、爽口、辣味等特点。如果你来到江西省,可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米粉,而且不同市区的米粉特色不同哦!

四、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是十分滋补的一道 美食 ,主要得益于泰和乌鸡的超高营养价值。泰和乌鸡饲养管理十分独特,饲养方法、所用饲料、饮用水三大方面颇有讲究。以乌鸡、枸杞、党参、红枣等食材隔水蒸制3个小时而成的泰和乌鸡,肉质酥烂透香,汤色清澈甘醇,是温补养气的佳品,男女老少皆宜,千百年来广受百姓欢迎,是江西省的一道特色 美食 。

五、粉蒸肉

粉蒸肉是发源于江西的一道特色 美食 ,其口感糯而清香,酥而爽口,嫩而不糜,香味浓郁。有肥有瘦,红白相间的五花肉是最合适的食材,加入米粉后,美味得到了升华,形成了粉蒸肉这样的 美食 。早在清代诗人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就有了“粉蒸肉”的记载。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辅以香菇、老藕、南瓜、红薯等蔬菜,吃起来美味,而且十分 养生 。

以上几道 美食 都是江西省的特色,不知道你吃过几种呢?作为一名江西人,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家乡 美食 ,又是什么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