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鹅怎么回事电视企鹅
近些年,环境破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南极,随着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居住在那里的帝企鹅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很多企鹅甚至已经连续三年多,无法养育出幼雏了。
《国家地理》也报道说,科学家最近一次在南极北端的西摩岛上,居然测量到有记录以来的一次最高温度,温度高达20.75℃。想想这里可是被冰天雪地的南极半岛,这么高的温度造成的恶劣后果不言而喻。
而伴随全球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降雨增多,一环扣一环的后果是,南极很多帝企鹅的栖息地,已经不复当日冰封万里,皑皑白雪的盛况。反而泥土和鸟粪搅合在一起,使得行走其间的企鹅们,也变得脏污不堪。
如果仅仅是皮毛变脏也就算了,最糟糕的是,每当骤雨过后,浑身湿透,沾着泥巴的企鹅们,被南极风一吹,不仅容易感冒生病,还有很多因为失温而死。很难想象,有一天南极半岛的企鹅是冻死的。
住的环境变差了,连吃的食物也面临各种问题。去年摄影师们曝光的南极「血雪」景象,相信很多人都看的触目惊心。「血雪」是因为温度上升后,大量藻类过度增生,而这种藻类有点像胡萝卜的颜色,呈现出吓人的红色。
藻类过度生长,不仅破坏了企鹅们的食物来源,还会严重影响阳光的反射,导致冰雪融化更快。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快就要进入一个负面死循环,而最先遭致厄运的就是这些帝企鹅们。科学家说随着冰雪融化,南极帝企鹅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听闻这件事后,伊朗建筑师 Sajjad Navidi 希望可以帮企鹅们建造房子。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开创性的构想,称之为「Penguin Protection System」计划。如果可以大规模筹款的话,将有效地保护企鹅的栖息地,拯救危在旦夕的企鹅们。
「Penguin Protection System」具体来说,就是以爱斯基摩人人居住的冰屋建筑为灵感,以帝企鹅喜欢抱团取暖睡觉的习性为基础,设计的一个立体水上小屋。这个小屋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小家,近看会发现在空间内部,可以容纳很多企鹅聚居生活。
如果单看小屋外形,确实不是很出众,是典型的极地房屋。但这个建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冰屋的底下,连接着一个类似海绵体的结构。这里垂着一个钟摆式的装饰,是一个可以转化和产生能量的物理机体。
每当海水流过时,这个钟摆就会随着水流来回晃动摇摆,可以产生能量,启动冰屋外部的一个降温设备,有效降低冰屋附近的温度。当海水流动过大时,意味着附近冰川融化很厉害,产生的能量也会更大,降温幅度也会更大,附近的海水甚至可以重新结成冰块。
Sajjad Navidi 表示,希望可以大规模在海面投放这种冰屋。当企鹅们在各自的冰屋安家后,底下的降温装置将为以冰屋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降温。这样冰屋与冰屋之间的区域,就会变成相互联结的冰层。
这意味着以冰屋为载体的企鹅聚居区,将会变成大型的「水上城市」,帝企鹅们不仅可以在此安家,还可以在冰上嬉戏。
最神奇的是,这个冰屋的上下结构可以拆分。底下的海绵降温体,可以单独拆卸下来,放置到那些融冰特别严重的地方。人工降温,有计划地干预当地气候,延缓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从而有效保障帝企鹅们的生存环境。
目前,该设计作品荣获了很多奖项,也启发了更多建筑师们。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建筑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人类寄居需要,城市发展需要,还要符合环保需求。
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才能真正起到改善环境的重要价值。
南极冰川主干将“破裂”?一系列恶性蝴蝶效应要来了?
科学家预测:公元3000年,南极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米!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活动陆地面积在不断缩小,海岸线在不断缩紧,这种情势愈演愈烈,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南极冰盖的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数米,确切的说,按照目前的趋势,持续的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海平面在公元3000年上升5米。
海平面上升已经上升到全民警备阶段
全球变暖的众多影响之一是海平面上升,这是由于地球上的冰盖和冰川以及其他来源的融化和退缩。随着海平面上升,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沿海改造,人口密集的沿海土地的大片地区最终可能变得不适合居住。因此,了解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同路径对冰盖和冰川引起的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来自北海道大学、东京大学和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厅(JAMSTEC)的一组研究人员假设21世纪后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研究了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21世纪以后南极冰盖的长期前景。据评估,到2100年,在持续变暖的情况下,南极冰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在7.8至30.0厘米之间,在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情况下,贡献在0至3厘米之间。
该团队使用冰盖模型SICOPOLIS(多热冰盖模拟代码)来扩展整个ISMIP6集合,其中14个实验用于不减弱的变暖路径,3个实验用于减少排放路径。直到2100年,ISMIP6实验的设置都与最初的实验相同。对于2100年以后的时间,假设21世纪后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没有进一步的气候趋势。该团队分析了冰盖总质量变化、南极西部、南极东部和南极半岛的区域变化以及质量变化的不同贡献者的模拟结果。
对南极冰盖质量损失的模拟表明,到3000年,不减弱的变暖路径产生的海平面当量(SLE)高达1.5至5.4米,而对于减少排放的路径,SLE仅为0.13至0.32米。在不减弱的变暖路径下,这种衰变的主要原因是南极西部冰盖的坍塌,这是由于南极西部冰盖的底部大多低于海平面。
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21世纪的气候变化对南极冰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21世纪本身,而最严重的后果——对海平面上升的多米贡献——可能只有在以后才会看到。但是,依目前看来,南极冰川已经在朝着处于崩溃的边缘前进,比如前几天发现的斯韦茨冰川已经开始融化。
南极冰川主干:斯韦茨冰川的破裂
斯韦茨是一条冰冻的河,面积大约相当于英国,它已经贡献了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自2000年以来,该冰川已经净损失了超过1万吨的冰,而且在过去30年里,这一数字还在稳步增加。它的流速在30年内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流入海洋的冰量是20世纪90年代的两倍。
斯韦茨冰川是南极洲西部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川,横跨大约120公里,扩展的深度大约800到1200米,它的迅速恶化可能导致冰架在短短几年内完全崩溃。斯韦茨冰川有时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在南极洲引发一系列冰川崩塌。来自这片冰冻大陆的最新研究表明,世界末日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更快。原本斯韦茨被一个巨大的漂浮冰架挡住,这个平台限制了冰川,使其流动速度变慢。但科学家刚刚证实,这个冰架正在迅速变得不稳定。东部冰架的表面现在有纵横交错的裂缝,可能在十年内崩塌。
不断变暖的海水不仅从下面融化了斯韦茨,这也使冰川对水下海底山的控制变得松散,使其更加不稳定。在新奥尔良举行的AGU大会上,研究人员在线表示,随着冰川的减弱,它更容易发生表面断裂,并可能蔓延到整个冰架,直到“像 汽车 窗户一样”破碎——这可能最快在三年后发生。
初步估计,南极洲西部巨大的思韦茨冰川所含的冰量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5厘米,如果它完全崩塌的话。而且,令人担忧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冰川流失越来越多的冰,它的长期稳定性值得怀疑。
全球海平面上升65厘米将会改变海岸线。相比之下,自1900年以来,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20厘米,这一数字已经迫使沿海社区搬出他们的家园,并加剧了诸如洪水、盐水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等环境问题。
恶性蝴蝶效应开启?
但令人担忧的是,因其在该地区的关键作用,有时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的思伟茨冰川可能不是唯一消失的冰川。如果这些冰川流入海洋,可能会引发区域连锁反应,并将附近的其他冰川拖入其中,这将意味着海平面上升数米。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南极洲西部的冰川很容易受到一种被称为海洋冰崖不稳定性的机制的影响,在这种机制下,消融的冰暴露出越来越高、越来越不稳定的冰崖,这些冰崖会坍塌到海洋中。
如果斯韦茨冰架真的崩塌了,这将意味着冰川的终结。如果没有冰架,斯韦茨冰川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到几百年里把所有的冰排放到海洋中。海平面上升几米将淹没世界上许多主要城市,包括上海、纽约、迈阿密、东京和孟买。它还将覆盖沿海地区的大片土地,并在很大程度上吞没基里巴斯、图瓦卢和马尔代夫等低洼的岛国。
噩梦仅仅是开始
除了斯韦茨冰架,科学家还发现它的邻居松岛冰川在内的几个阻挡冰川的冰架正在被不断上升的海洋温度所侵蚀。
温暖的海水能够削弱这些漂浮的冰架,从下面推动融化,使冰变薄,削弱它,使裂缝和裂缝发展,已经在表面观察到。这种由海洋驱动的冰架底部的融化也会将冰与海床相交的锚点向后推。由于阿蒙森海的海床向下倾斜,随着冰川失去立足点并迅速退缩,这可能最终会引发冰川转移。
最终,如果冰架回缩,这意味着阻止南极西部冰川后退的力量会减少,从而使它们加速前进,并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