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些古代宫殿名
秦:阿房宫
汉三宫:建章宫、未央宫、长乐宫
唐三宫: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
明清:故宫
二、汉三宫中最华丽的是哪个宫
未央宫中国西汉皇家宫殿。今址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约3千米处。当年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为汉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前190)修筑城墙。汉惠帝即位后,开始成为主要宫殿。
汉三宫,指的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名,分别是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位于长安城。
长乐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因其位于未央宫东,又称东宫。意为“长久快乐”。
长安在秦代原是咸阳附近位于渭河南岸一个乡聚的名称,后来由于成为交通的要冲而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刘邦采纳了贤臣张良的建议,遂定都于此。公元前202,汉高祖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成的长乐宫,两年之后建成未央宫于是才把汉朝的都城从栎阳迁都长安。
介绍
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三、汉唐宫殿名,除了建章宫,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以外的
汉朝长安城里的三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合称“汉三宫”。长乐宫是由四组宫殿(长信、长秋、永寿、永宁)组成。当时,刘邦就在这里处理政务。长乐宫周围大约有一万米。未央宫建筑在长乐宫以西半公里左右的地方,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丞相萧何主持所筑的皇宫。当时未央宫建造极为豪华,它建在一个高台地上,由拥多个殿宇和台阁组成,周围约8900米。建章宫是由一组庞大的、密密层层的宫殿群组成的。殿宇台阁林立,号称千门万户”。它平地崛起,殿比未央它还高。东西有20多丈高的凤阈。由于建章宫建筑在建章门以西,所以整个建筑群同未央宫隔城相对。
“汉三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建筑早已无踪影了,但是,我们从现存的遗址看,还可以想象出整个建筑的规模和布局。
唐朝的长安城里,有三大宫廷建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而兴庆宫是规模最大、最豪华富丽的一处。兴庆宫东部偏南的地方是沉香亭,这是专供唐玄宗和他的贵妃杨玉环欣赏牡丹的处所。沉香亭的西南方向不远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水池,面积18300平方米,名叫龙池。池水很深,池面碧波荡漾,池边树木葱郁,风景十分优美。可以看出当年的兴庆官就是这样一座殿宇和园林结合的大宫廷。
四、西汉皇宫分布图,名称,功用
长安城里有三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合称“汉三宫”。
长乐宫在长安城的东南部,总体的布局近方形,周围筑有宫墙。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相当于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 因其位于未央宫东,又称“东宫”。刘邦死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专供太后居住,意为“长久快乐”,遂得名。长乐宫是西汉的政治中心,其总体上是由四组宫殿组成: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
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总体的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东西两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长225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本身的壮丽宏伟则有过之。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未央宫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迁朝于此,以后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它的名气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三辅黄图》载:“(建章宫)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为汉武帝在位时所建,为显示大汉的国威和富足,武帝在长安城外上林苑修建朝宫,其“度比未央”,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其宫殿建筑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今地面尚存并可确认的有前殿、双凤阙、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