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空”有哪些别称和雅称?
1,云霄。
读音为 yún xiāo,极高的天空,天际,高空。语出南朝宋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白话意思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从军,一身志气迅速的冲向天空到云彩的高处。
2,九霄。
读音为 jiǔ xiāo,天之极高处;高空。语出近代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白话意思是大丈夫即使落魄纵然潦倒,豪情壮志依旧响彻天空。
3,九天。
读音为 jiǔ tiān,“九天”是数量词,九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亦指天之极高处,极高的天空。语出唐代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话意思是那瀑布的水从很高的地方笔直的倾注而下,就好像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掉落了下来一样。
4,玉宇。
读音为 yù yǔ,即用玉建成的殿宇,传说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常与“琼楼”合用。指天空,也指宇宙。语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白话意思是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5,长空。
读音为 cháng kōng,指天空。天空辽阔无垠,故称。语出近代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白话意思是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查看全文
二、天空的别称
碧霄、九霄、云霄、重霄、霄汉、碧空、碧海、碧落、青空、苍穹、天宇、天穹。具体解释如下:
一、碧霄:[bìxiāo]
释义:蓝天。
出处:茅盾 《子夜》一:“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的扑到 吴老太爷 眼前,忽地又没有了。”
二、九霄:[jiǔxiāo]
释义: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豪情冲~。
出处:徐特立《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三、云霄:[yúnxiāo]
释义:极高的天空:响彻~。直上~。
出处:瞿秋白《文艺杂著·那个城》:“那个城呢……高入云霄,接近那光华的太阳。”
四、重霄:[chóngxiāo]
释义:指极高的天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九重霄。
出处: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颺直上重霄九。”
五、霄汉[xiāohàn]
释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极高处:气冲~。
出处:萧三《张家口赞》诗:“塞上歌声冲霄汉,蒙汉回民齐起舞。”
三、古代对天空的雅称有哪些?
古代对天空的雅称:
1、重霄
重霄,古代传说天有九重。在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有极限之意,指天之极高处。
出自《寄道光大师》(宋 王安石):秋雨漫漫夜朝复,可嗟蔀屋望重霄。遥知宴坐无余念,万事都从劫火烧。
2、霄汉
出自《水调歌头·今夕定何夕》(宋 张元干):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3、九霄
出自《八月十五夜玩月》(唐 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4、碧落
出自《和李白水西诗韵》(宋 守讷禅师):壮志负青云,浩气横碧落。
5、苍穹
出自《柳毅传书》(元 尚仲贤):泾河龙逃归碧落, 钱塘龙赶上苍穹。
四、天空的别名
天空的别名有:上苍、长天、长空、青空、云天、天宇、天穹、苍穹、穹碧、穹汉、穹昊、穹宇、碧落、凌霄。
天空是天和空的合称,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空是指地球大气层的空间。
扩展资料:
天空颜色:
天空之所以是蓝颜色的,是因为太阳光是七种光组成。七种光中波长较短的是青、蓝、紫,光波较的最容易被空气分子与空气中的尘埃散射,所以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其中的青、蓝、紫三种光大部分被散射。
阴雨天的天空是灰白色的,因为云层较厚对阳光的主要表现是反射,这时光线就比晴天弱,天空就比晴天显得暗一些,当再次阳光透过较厚云层后,由于云层中含水量较大,还有较多的尘埃,阳光经反射后就主要表现尘埃与小水滴或小冰晶的颜色,所以阴雨天的天空看上去是灰白色的。
关于天空的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天圆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空
五、古代天空的雅称有哪些?
古代对天空的雅称是寥天、高穹、碧落、空明、霄汉等。
1、寥天
寥天,汉语词语,读音liáo tiān,辽阔的天空的意思。
出处:《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郭象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遂用“寥天”指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
2、高穹
高穹,汉语词语,读音gāo qióng,意思是苍天。
出处:《宋史·世家传二·西蜀孟氏》:“何高穹之不祐,与幽壤之同归。”
3、碧落
碧落是汉语词汇,读音为bì luò,泛指天上的意思。
出处: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4、空明
空明,读音为kōng m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空旷澄澈,洞澈而灵明的心性以及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出处:宋·苏轼《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5、霄汉
霄汉,汉语词语,拼音xiāo hàn,释义是云霄和天河,指天空。喻遥远,高远。喻指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喻高位;高居显要的地位。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