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是什么科动物?

熊猫是熊科动物

大熊猫是熊科中的一种动物,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同黑熊、棕熊、北极熊同属一科。

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密码(DNA),科学家证实了大熊猫是真正的熊,是熊科的一部分。大熊猫与其他熊类在外形、行走和攀爬的方式、颅骨特征以及重要的社会系统和生殖生物学上都很相似。

大熊猫的食性

大熊猫拥有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即消化道短而直,没有盲肠),以及肉食动物特有的基因,它们有时也吃鸟类或啮齿动物,但它们99%的饮食都是竹子。

大熊猫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归功于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肠道本身并没有这样的微生物,需要从母亲的身体内获得。微生物可以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然后在肠道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尽管大熊猫能够消化竹子,但是消化率是比较低的,所以能量和蛋白质的吸收率就很低,为了满足机体的能量和蛋白需要,只能多多的吃,通过大量的摄入来一点点积累达到身体每天需要的营养量。

这样的情况使得大熊猫一整天不停地吃竹子,24小时内有12-15小时都在啃竹子,每天可以消耗多达30公斤的竹叶、竹笋和竹茎。由于这种大量的饮食,大熊猫每天排便可达40多次。

大熊猫属于什么科动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行为特点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