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邦制国家和邦联制国家有什么区别?

联邦制国家,是指一个国家;邦联制国家是指多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联邦制国家其实类似于我国商朝时期的社会形态,那个时候虽然号称是“商朝”,可是实际上“商国”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诸侯罢了,除了“商国”,还有其他很多个诸侯,例如后来造反的“武周”。只不过古时候的诸侯联盟制度,军权和政权都是掌握在各地诸侯手中的,大家只是统一服从最大的“王”的命令。如今的联邦制国家,则是政治独立,而军事统一,例如美国。

而邦联制国家则类似于秦朝在统一前的合纵连横时期,那个时候秦国和绝大多数国家组成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就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国家是军事、政治、经济等等都是独立的,只不过大家因为某一个原因抱成团罢了,想要加入的话一般会有条件限制,想要离开的话一般也没有哪一方国家会阻拦,总的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种联盟团体。例如今天的欧盟国家。

这两种“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假如联邦制国家发生了战乱,那么就是属于内乱,属于国家内部的矛盾纷争,其他国家无法插手,当然至少是无法以正当的理由插手。就像一个家庭中夫妻俩打架,哪怕夫妻俩已经在离婚的边缘了,那么他们打架也只是属于家庭纷争,而不是民事纠纷。

假如邦联制国家发生了战乱,那么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他国家都可以找个理由加入,在如今本着世界和平的原则的情况下,甚至其他国家可以强行制止他们发生战争。这就像一个村里的人互相打架一样,大家把家庭建在了一起,组成了村落,也就是组成了“邦联制国家”。然而两个家庭发生了矛盾,互相打架,那么其他人是可以上前前行将打架的双方拉开的。

综合而言,联邦制国家是指多个联盟组成的国家,而邦联制国家是指多个国家组成的联盟。

二、日本人为什么会想到侵略中国,什么是邦联和联邦制

首先回答你关于日本的问题。

其实你问的是“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和“日本有什么能力侵略中国?”两个问题。

日本之所以要侵略中国原因是:1、武士道。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了武士等级,但武士道却被日本统治者作为主导性的伦理传统继承下来,用以向国民进行灌输,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2、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 。3、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日本踏上了军事立国的军国主义道路。4、西方法西斯主义传入日本,形成法西斯军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源自欧洲的法西斯主义思潮也开始在日本萌芽。西方的法西斯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可以说是一对异姓兄弟。经过日本民间法西斯鼻祖北一辉和另一名法西斯思想家大川周明的介绍和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潮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军界迅速蔓延。

简而言之,武士道精神使日本人强悍尚武,强悍尚武的民族性格和天皇制的特性,加之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促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的军国主义与从西方舶来的法西斯主义相交媾,又孕育出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怪胎——更加好战、更加残暴、更富于冒险性侵略性扩张性的法西斯军国主义。这样一来,日本就犹如一辆被恶魔操纵的战车,不可能不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这便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日本为什么有能力侵略中国: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但基本没有达到侵略企图,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日本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其对外扩张,可谓心有余力不足;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对外扩张几乎次次成功,主因就在于维新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仅以武器装备为例,到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已能够批量生产当时所有的先进重型武器,如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作战飞机、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和军用通信设备,其性能也与英美制武器相当,而当时的中国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重武器基本依赖进口。

所以,明治维新是日本之幸,而为中国之祸。邻国一次成功的改革,却给自己国家的命运带来莫大的影响,这是许多中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这个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事务。

其次,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一些特性强化了日本的国力,也强化了日本侵华的能力 。在推动和有利于日本侵华的种种因素当中,除了武士道、天皇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发展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东西,如团结、认真敬业、善于创造性摹仿和有危机意识等。日本因为强大起来才可能发动一场全面侵华战争,而日本的强大是与这些民族特性分不开的。

至于邦联和联邦制的区别,简单讲: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具体区别如下:

第一、邦联是联邦的过渡形式,但两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独联体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第二、两者的范围不同。联邦的范围小,邦联的范围大,邦联之中有联邦,但联邦之中无邦联。欧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联邦国家,如德国。

第三、两者的机构不同。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但设有邦联成员国的协商机关,其成员主要由各成员国的首脑担任,其职能主要是协商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第四、两者的职权不同。联邦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地位高于组成单位,一切重大权力均属于联邦中央政府,联邦法律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联邦法院的判决,其效力适用于全国,各州政府、法院和公民均有遵守的义务;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宪法和法律,可以建立本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领导下属各级政府。联邦有统一的军队,而邦联没有统一的军队,各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彼此隶属和制约关系,而且只是在某些方面采取程度不同的一致行动。邦联的活动只限于特定方面,其首脑会议的决议必须经过成员国认可才能生效,但无法律效力,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各自拥有立法、行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权力。

第五、两者的国际交往不同。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不过有的联邦国家也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邦联不是国际交往的主要主体,其成员国各自保持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具有主权实体性质的仍是成员国。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盟、东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

总之,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三、邦联制国家是一个国家吗?为什么又说它是由几个成员"国"组成的?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准。

在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虽然只有20多个联邦制国家,可是,它们的人口总数在22亿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其中,领土最小的是拉美的圣基茨――尼维斯联邦,267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横跨欧亚的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据笔者最近的核查,面积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中,绝大多数是联邦国家。而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中,除了中国以外,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无不实行联邦制。亚洲第二大国家——我们的邻邦印度,也是联邦国家。

附:

联邦制国家 行政划分

阿根廷 23省、1联邦地区

澳洲 6省、2地区、1联邦地区

奥地利 9联邦州

比利时 3文化区、3地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2实体、1国际监护地区

巴西 26州、1联邦地区

加拿大 10省、3地区

科摩洛 3岛

埃塞俄比亚 9区、2特许城市

德国 16联邦州

印度 28邦、6联邦属地、1国家首都辖区

马来西亚 13州、3联邦直辖区

墨西哥 31州、1联邦区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4州

尼日利亚 36州、1联邦首都地区

巴基斯坦 4省、2地区

俄罗斯 48州、21自治共和国、7边疆区、9民族自治区、1自治州、2联邦直辖市

瑞士 26州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酋长

美国 50州、1联邦地区、7地区

委内瑞拉 23州, 1首都特区、1联邦属

邦联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 形式,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通常根据条约组建,但常会随后制订一部共同宪法。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这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国家体制。它的特点是:第一,邦联是根据各成员国所缔结的条约而组成的。成员国除了根据条约而明确表示让予或委托邦联机构的权力外,其他权力仍然保留,维持着成员国主权的完整性。第二,邦联既无宪法,无统一的行政机关,亦无统一的国籍、军队和赋税,因面它不是国家主体。第三,邦联对成员国没有强制力,各成员国既可将让予邦联的权力收回,也可以自由退出邦联。第四,邦联的事务由邦联成员国“首脑会议”或邦联会议按条约的规定共同决定。由上可见,邦联仅是一种国家联盟的形式,它不是国家实体,因此严格说来,邦联算不上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邦联制在现代则一般是指一些国际间的区域组织,如独联体、英联邦、东盟和美洲国家组织等。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欧盟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国家间邦联组织,她越来越表现出超国家组织的倾向,许多人认为欧盟现在更像是一个联邦,而非邦联。邦联还可能存在于某一国家,比如波黑,历史上还有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邦联,也实行邦联制。原苏联则比较特别,名义上是实行邦联制,而在实际操作上则更多地表现出联邦制甚至是单一制的国家特点。

四、联邦制和邦联制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2、范围不同

联邦的范围小,邦联的范围大,邦联之中有联邦,但联邦之中无邦联。欧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联邦国家,如德国。

3、机构不同

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主要机构是邦联的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

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共同点:

1、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都属于复合制。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一步集中和统一,曾属于邦联的美国、瑞士、德国先后改组为联邦,相反,属于联邦的原苏联于1991年年底成为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松散的邦联)。

总之,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五、欧盟是邦联制政府吗?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

邦联制国家的特点主要是:

A 、各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彼此隶属和制约关系,而且只是在某些方面采取程度不同的一致行动。

B 、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邦联一般不设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

C 、邦联设有邦联成员国的协商机关,其成员主要由各成员国的首脑担任,其职能主要是协商各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D 、邦联成员国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可见欧盟属于邦联制政府。

六、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区别

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区别是什么:

不同的政治实体遵循同一部宪法,挂同一面国旗,那就是联邦制。

不同的政治实体遵循不同的宪法/临时约法,挂不同的国旗,那就是邦联制。

邦联制中的各个政治势力若合并为一个联邦政府,此即变为联邦制。

联邦是许多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邦联是许多国家组成的政治实体或组织。

联邦制和邦联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是指若干享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的(如军事、贸易等)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这种联盟一般以条约为基础,不是以宪法为基础。

邦联本身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没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国家机关、军队也没有税收、预算等,个成员国均保留自己独立和完整的国家主权,公民只具有自己所属国家的国籍,邦联的主要机关是由各成员国派遣代表组成或定期由成员国国籍元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但联邦的决议必须经各成员国批准才能生效。

邦联不是国籍法主体,不得对外进行交往。

解体以前的苏联,由许多独立的国家组合成一个“邦联”的形式,各有各的国号,各有各的国旗,外交、国防均可自主,司法有终审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也可以申请进入联合国成为会员,解体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就是一个实例,因此可以说“邦联制”实在是一种极为松散的国际组合,绝对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说穿了就是“国中有国”!! 现在 世界上已经没有邦联制国家了,以前邦联制的 都先后改变为联邦了!!

联邦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联盟国家,其组成单位原本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某个共同目的,而与其他国家组成联盟或加入到联盟国家之中。

联邦制的基本标志是:联邦和其组成单位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有各自的国家机关体系(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而且互不隶属。

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进行活动,如联邦有自己的最高法院,其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最高法院。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既是组成单位的公民,又是联邦的公民。

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而联邦的组成单位一般没有对外交往的主体资格。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最典型的形式,也是现代最常见的国家结构形式之一。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