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什么叫:俯卧撑、打酱油?
打酱油——网络用语,意思是路过看看。源于 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很黄很暴力XX门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 。
俯卧撑——源于引起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的一起初中生跳河事件。下边是详情介绍,
最近还有个新事叫躲猫猫:
躲猫猫——源于羁押人员被欧致死案件,这里有详情
二、论坛里常提到最多做三个俯卧撑.这是什么典故?
词组:做俯卧撑 发音:zuofuwocheng 释义:①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双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平起平落。②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例句:①不关我事,做三个俯卧撑就走②不要再吵了,大家做做俯卧撑不好吗? 从“很好很强大”到“很黄很暴力”,从“虎躯一震,三分走人”到“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网络流行语总是各领风骚数十天,你方唱罢我登场。昨天,“做俯卧撑”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而且是火得最快的流行语,从一篇新闻报道中不起眼的几个字,到成为风靡网络的流行语,只用了几个小时。 对此,有网友形容,“这一词于前晚(7月1日)呈井喷式爆发”。在昨天下午15时发布的Google上升最快关键词排行榜前10名中,“俯卧撑”系列占据了4个位置,“俯卧撑事件”、“三个俯卧撑”、“做俯卧撑”分占6、7、10位,而“俯卧撑”更是高居榜首。 “俯卧撑”被恶搞 俯卧撑,英文名push-up,这样一个体育用词,放在平时,除了爱好运动的网友或上体育课的师生会用得上,而要成为网络流行词汇的可能性几乎是0.同很多网络流行词汇(语)一样,此次之所以在网络中引来如此高人气,大概与其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了特定场合不无关系。 6月28日,……。关于事情起因和经过,网上一度有各种传言。7月1日晚,贵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网做了在线直播。发布会上gz省公安厅发言人在介绍调查情况时说到,在李溺水之前,与其同玩的刘某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李心情平静下来,刘“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几分钟后,8时整,天涯杂谈就出现了帖子:《我是来做俯卧撑的》。 由此,“做俯卧撑”已不仅是体育运动,而被网友恶搞,连夜火起来。 数以万计的“俯卧撑帖” 7月2日这天,很多网友一上论坛就发现满目都是俯卧撑,人们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很快就学会了这个词语的网络应用。 有网友感叹,用“井喷”来形容“做俯卧撑”在网络中流行程度再也恰当不过了。本报记者注意到,从7月1日晚8时出现第一个“做俯卧撑”的帖子,到7月2日晚10时,单是天涯杂谈一个论坛就有500多个主题帖在“做俯卧撑”,有的“俯卧撑帖”后面还有几十几百的跟帖。 在百度的“俯卧撑吧”——一个在2006年8月27日以请教网友“练俯卧撑的问题”起家的贴吧里,7月1日8时前还只有70多个帖子,而到昨晚10时,帖子已经过万。在互联网上,“俯卧撑帖”更是数以万计。 “善意提醒:今后莫做俯卧撑,小心伤害无辜”,网友“拎砖四顾茫然”说。除了用它表达对WA事件的关注,“做俯卧撑”用法也广泛起来,有点类似“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做俯卧撑”成了网友对一些问题因某种原因引而不发甚至做立场中立状的代名词。做俯卧撑也确实成为了7月2日最常见的回帖,不管是什么主题的帖子下面,都可能看到“做俯卧撑”,以致有网友将那些逢帖必回“做俯卧撑”的网友称之为“俯卧撑党”。 “自从做了俯卧撑,腰也不痛了,背也不酸了,打酱油也有劲了”,“幸亏没做第3个,不然楼主危险了”。
三、请问网络上流行的“做俯卧撑”是什么意思?
俯卧撑事件是说一个女的,某天忽然掉在河里演死了,死之前据说和某一贯横行霸道的高干子弟有纠缠和冲突,被朋友劝说后..男的去桥上做俯卧撑做到第三个时,谁知那女的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忽然大呼一声我去也,然后就跳河死了。
俯卧撑,流行网络用语,一般表述为“做俯卧撑”或“我是来做俯卧撑的” ,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
四、最近流行的词汇俯卧撑是什么事
流行网络用语,一般表述为“做俯卧撑”或“我是来做俯卧撑的”,源于贵州省公安 俯卧撑
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俯卧撑事件”),网络用语的“俯卧撑”已经替代了前网络用语“打酱油”,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此外,此词已经迅速引申到其他行业,如2008年7月10日的人民网“中国房价在做“俯卧撑”,7月4日“中国股市进入“俯卧撑”阶段””... 流行原因:俯卧撑一词在中国民间俗语中有“性行为”的比喻义。王兴正的“俯卧撑”一说在当时的情境下缺乏合理的逻辑依据。因此,许多网民怀疑瓮安事件另有内情,然而,鉴于官方当前的态度,网民无法继续公开讨论此事,于是就用“俯卧撑”来戏谑,以表达内心的不满。
五、这段时间网络流行语 俯卧撑 躲猫猫讲的是什么事情
继2008年流行词“俯卧撑”之后,又一个可以致人死命的身体行为。
“今天,你‘躲猫猫’了吗?”这句看似无厘头的话,是一条社会新闻后面的网友评论。一个因盗伐林木被关进看守所的青年,2月8日在看守所内受伤,被送进医院,2月12日死亡。警方称其受伤的原因是放风时和狱友躲猫猫撞在墙上。
躲猫猫时眼部被蒙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24岁的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1月30日进入看守所,2月8日下午受伤住院,4天后在医院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
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当天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当地另一家媒体报道称,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李乔明“躲猫猫”时眼部被蒙,所以“不慎撞到墙壁受伤”。
该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在腾讯该新闻有35000多条网友评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谈论“躲猫猫”。
网友许晖写了一篇博客《躲猫猫释义》。“‘躲猫猫’意为捉迷藏,属南方方言,北方则称作‘藏猫猫’。不管‘躲’还是‘藏’,这种游戏显然来自于猫和老鼠捉与被捉的游戏。伴随着一条年轻的、身强力壮的生命的离去。‘躲猫猫’这一游戏在展示普宁县看守所的人情味儿之外,同时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游戏也可以杀人。”
“躲猫猫”的网络应用
“我以为是畏罪自杀撞墙撞死了,没想到是‘躲猫猫’死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力了。”“虽然躲猫猫没有做俯卧撑累,但还是死人了!请问天底下还有安全的游戏和健身方法吗?”
天涯网友更是发挥其一向的搞笑风格,甚至有人很快就注册了“躲猫猫游”、“大家都来躲猫猫”等ID,转载新闻的主帖下面的评论更是如此:“以后家里有小孩的可不能教他们再玩躲猫猫了!多危险呐~”“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中国武林三大顶尖绝学。”“在看守所里能玩躲猫猫?犯人都躲猫猫了,警察去哪里找他们?”“应该给那个发明躲猫猫的人最佳创意奖。”“楼主说错了!我当时在场,明明是那堵墙跑过去把那男子给撞了!那男子一开始站在那里从没动过!这堵墙撞人后就跑了。”
“manca1222”发布了“躲猫猫注意事项”:“1.请勿和墙玩,否则墙会在捉到你的那一瞬间ko你;2.如必须进行,请确保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帽、防弹衣等等。”
在网友的语言里,“躲猫猫”已经成为一特定词组加以运用。“早晨起床时做了几个俯卧撑,然后被家里支去打酱油,打完酱油后与小朋友一起玩躲猫猫……”:“珍爱生命不躲猫猫”:“以后可以这样骂人:躲猫猫躲死你丫!”
继续调查躲猫猫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12日晚,警方通报了最新的调查情况:“由于死者(玩躲猫猫时)抓到同监狱友普某某,而引起普某某不满,最终两人发生争执。争执中普某某先踢了死者一脚,随后又朝其头部击打一拳,死者由于重心不稳摔倒后,头部与墙壁与门框夹角碰撞,最终受伤。”
有网友认为摔倒应该不会有这么严重的伤,但也有网友指出碰到头确实可能导致死亡。
网友“COCO研”猜测,“躲猫猫”会不会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游戏,而是看守所里的游戏,狱友间玩起来可能不那么简单。
还有网友提出不知道看守所内躲猫猫是在哪里躲,有没有录像监控,呼吁警方公布更多的调查资料。
网友“cos222”认为,躲猫猫受伤这个说法看起来荒谬,但正因为此所以肯定是真的,警方完全没有必要自找麻烦。
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而“躲猫猫”继续在网上传播,很多网友认为,躲猫猫有望在“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之后,成为2009年又一个网络流行语。
新闻链接:为办婚礼盗伐林木
李乔明是玉溪市北城镇大石板三社人。1月29日,大年初四。当天中午,李乔明在草草吃完两碗米饭之后,就提着斧头到村口与同村另外5名青年会合了,他们准备到离家10余里的晋宁县境内的青龙山上砍树卖钱。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上山砍树卖钱,一直是他们补贴家用的最好途径,就算在政府相关部门严厉禁止盗伐树木之后,他们依然会在家用紧张的时候,偷偷上山砍上两棵树换钱。
由于2月16日就要举行婚礼,24岁的村民李乔明感觉到窘迫,一直在想方设法多赚些钱,他希望能够在结婚的时候“多请几辆车来接新娘子”。最终将自己带上了不归路
六、我需要俯卧撑的源头
有个女的淹死在河里,别人在出事之前看到有个男的和这个女的一起在河边。然后公安去抓那个男的。那个男的辩称:女的做了几个俯卧撑,然后就跳河了。
这就是故事的来由,具体就不清楚了。
按常理,如果不是白痴,哪会在自杀之前做俯卧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