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属于哪个市?

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地区全地区共辖4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管辖区域总面积8.3万平方千米(所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地权属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占辖区总面积的21.9%),总人口41.6万。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是中国最北端的地级行政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扩展资料

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居住著蒙古族和通古斯族(北部),有鄂伦春和鄂温克人等。汉人多在铁路地带及主要伐木区。伐木业仍为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兴安岭地区

二、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哪个城市?

大兴安岭山脉位于我国东北部,主体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中华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因气候寒冷而得名。大兴安岭山脉位于我国东北部,主体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个省级行政区、5个地级行政区。

气候特点:

大兴安岭地区中国最北端,冬长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带,冬季长达7个月以上,而日照时间非常短,夏季只有2个月左右,然而从每年的6-8月份,日照时间长达17小时。

三、大兴安岭在哪个省?

大兴安岭在黑龙江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大兴安岭东侧的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大兴安岭地貌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形态。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

扩展资料:

大兴安岭地区中国最北端,冬长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带,冬季长达7个月以上,而日照时间非常短,夏季只有2个月左右,然而从每年的6-8月份,日照时间长达17小时。

漠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冬季温度超过零下40℃,年大于10℃积温低于2200℃。无霜期90-120天。

大兴安岭同时为重要的气候分带。夏季海洋季风受阻于山地东坡,东坡降水多,西坡干旱,二者呈明显的对比,但整个山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脉北段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冷之地,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兴安岭

四、大兴安岭在哪个省?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

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即为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同时也是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大兴安岭北边与黑龙江接壤,南边与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km,均宽约200km,海拔高度在1100m至1400m之间,总面积达32.72万平方公里。

名称由来: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是满语,意为“极寒的地方”,因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大兴安岭的“岭”即满语“阿林”,其意为山。

实用信息:

最佳季节:6月-8月最佳。冬季长达7个月;夏季每年只有2个月,但日照时间很长,可达17个小时,岭上凉爽,时有暴雨。大兴安岭冬季景色非常漂亮,但碍于气候和交通因素,不是很方便游览。

11月后,当地平均温度一般都能达到零下40℃左右,虽有林木挡风,并非想象中那么寒冷,但冬季来此,还是需要格外主意保暖,以防冻伤。另外,山岭冬季时有野兽出没,多为黑熊、狼、野猪等对人有杀伤力的动物,因此游客切不可在没有导游陪伴的情况下私自进山,比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