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是谁生的?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嘉庆二年,乾隆帝下令让嘉庆帝在他去世后将他和孝仪皇后的神牌放在养心殿一起供奉。

扩展资料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

《清仁宗实录》这样记载:“此次跸图,偶感暍暑。”证实了嘉庆帝当初是中暑了。但是,单纯的中暑不会死人,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中暑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暴亡。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庙号仁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乾隆帝第十五子永琰的生母是谁?

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嘉庆二年,乾隆帝下令让嘉庆帝在他去世后将他和孝仪皇后的神牌放在养心殿一起供奉。

扩展资料:

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

《如懿传》永琰的生母是魏嬿婉吗?

是。

嘉庆帝永琰的生母是令贵妃魏佳氏,在《如懿传》中即为炩贵妃卫嬿婉。卫嬿婉作恶多端被皇帝惩治多年,最终太后下令处死了她,并决定为永琰寻一位“体面”的母亲。

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在这之后,虽然永琰继位为嘉庆帝,但实际上朝政还是由乾隆把持,永琰也并没有对太上皇的做法不满,直到乾隆去世,嘉庆才正式获得实权。

评价

《如懿传》原著小说由于与小说版《甄嬛传》是同一个作者,不少观众抱着继续欣赏宫斗的心态来迎接《如懿传》。但播出后观众才发现,该剧不论从节奏还是宫斗的“规格”来看,似乎都与《甄嬛传》不是一个风格。

该剧除了多角度塑造如懿这个人物外,乾隆、富察皇后、海兰、太后等角色不论大小,都被赋予了更多的侧面,也显得更加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