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就是当利润为0状态时的销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费用10000元、产品售价10元/件、成本为5元/件。

则:边际收入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边际成本为:2000件×5元=10000元。

这时:边际成本+固定费用=边际收入

边际贡献率,本列为(10-5)/10=50%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

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例】2002年企业资金120万元,加权成本10%。2003年企业计划新筹资金80万元,80万元的加权成本12%,分别计算筹资后的加权成本和加权成本增加。

【解】筹资后总资金=120万+80万=200万元

筹资后加权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筹资前后加权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怎么计算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产量变化量,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MC(Q)=△TC(Q)/△Q。

边际成本如何算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例:生产某种产品 20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000元。若生产 1001个时,其总成本200800元。

即:边际成本=(200080-200000)/(1001-1000)=80元。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边际成本率=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扩展资料: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

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