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冠指什么?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二、袍泽指的是什么意思
袍泽:本指衣服。今为军人互称,表示患难与共。
读音:páo zé。
出处:先秦·佚名《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翻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例句:他嘴上不说,可是我,还有他许多的前袍泽都清楚,陆军放他走实在是一件大蠢事。
相关成语
1、袍泽之情
读音:páo zé zhī qíng。
释义:战友之情,患难之情,生死与共。“袍”为中式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泽”为内衣或衬。
出处:先秦·佚名《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翻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2、袍泽之谊
读音:páo zé zhī yì。
释义:是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出处:先秦·佚名《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翻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三、南冠是什么意思,"南冠"的汉语解释
南冠,汉语词语,读音是nán guān,意思是俘虏的代称。
出处:《在狱咏蝉》
原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俘虏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晋侯视察军用仓库时见到钟仪,就问人:“被拘留而戴着南方冠服的人是谁?"宫吏回答说:“是郑人献给楚国的俘虏。”晋侯让人把他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钟仪出来后,立即叩头致谢。晋侯问钟仪:“你家世代做什么官?”
钟仪回答:“乐官。”晋侯问:“你能奏乐吗?”钟仪回答说:“这是先人的职责,我不敢另学其他东西。”晋侯命人给他一张琴,让他弹奏南方的乐调。
晋侯问:“你们的君王如何呀?”钟仪回答:“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晋侯再三问他,他回答说:“当他做太子的时候,师保事奉着他,他每天早上向令尹婴齐、晚上向大夫侧去请教。别的我就不知道。”
晋侯将此事告诉了范文子。范文子说:“这位楚囚是个君子啊,他举出先人的官职,这是不背弃根本;奏出家乡的乐调,这是不忘故旧;举出君王做太子的事,这是没有私心;称二卿的名字,这是对君王的尊敬。
因此,南冠就成为囚犯、俘虏的代称。因楚国在南方,就将楚冠称为南冠。原来是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来泛称囚犯或战俘,也可以称为“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在狱咏蝉
四、袍泽是什么意思
袍泽,袍指古代外衣,泽指古代内衣。袍泽指军中的同事。
中文名 袍泽
拼 音 páo zé
泽 汗衣;内衣
袍 中式长衣
解 释 军中的同事
基本释义
● 袍
páoㄆㄠˊ
◎ 长衣:~子。长~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
◎ 泽
汗衣;内衣 [undershirt; underclothes]
<书>军中的同事。
来源
源于《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讲士兵出征的故事,歌颂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袍”和“泽”(通襗)都是古代的衣物名称。后来,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