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
这是《圆明园旧迹图》中收集的被毁之前的圆明园大水法照片文昌阁三层,楼顶大钟指向6点30分。据推测这张照片可能就是在此阁被毁当天或前一天拍摄的
圆明园被毁前的规月桥圆明园琉璃塔。当时唯一一座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的琉璃塔,也是圆明园最高的一座塔
这是《圆明园旧迹图》中收集的被焚毁之前的圆明园海晏堂照片,堂中的12生肖铜像栩栩如生
这是《圆明园旧迹图》中收集的外国人拍摄的“皇家园林”
这是《圆明园旧迹图》中收集的被毁之前的圆明园养雀笼照片
二、圆明园被毁前照片在英国展出,每一张都无可挑剔,也美得令人落泪
作为一个著名的景点,圆明园内放入大量的古董文物和金银财宝,毫不夸张地说里面就是个藏宝库,随便一样东西都无比值钱。然而到清末时期,政府的无能导致西方肆意入侵,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疯狂地对圆明园进行践踏,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搜刮干净,整个建筑毁于一旦。
面对这样的场景,朝廷也没有任何办法,无法对英法联军实施制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进来,拿走重要东西,然后再大摇大摆地离开,这样的屈辱 历史 ,是众多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后来清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修补,希望能够将圆明园恢复,奈何再度遭到八国联军入侵,连续经历两次浩劫,圆明园彻底被毁掉。
曾经令世界为之赞叹的建筑风格,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且里面的财富也无迹可寻,如今流落在海外的宝贝还有很多,国家尽力收集回来,但进展却并不顺利,未来还得花费巨大精力才行。很多人好奇的,圆明园被毁前的样子是如何的呢?曾经有一组照片在英国展出,每一张都无可挑剔,也美得令人落泪。
可以从图片中看到,圆明园的园林建筑风格,有欧式风格也有中式风格,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各种宝物作为镶嵌,足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侵略者们在亲身踏入圆明园内部的时候,也被狠狠地震撼一把,毕竟巧夺天工的制作手段,他们也都佩服不已。
整体来看,圆明园遭遇的浩劫,足以上升至摧残世界文化层面,因为它具备的影响力是无法比拟的。对于国人来说,这些照片的存在,无一不预示着曾经的辉煌,国家的强大,如果没有这一百年的灰暗期,有可能中国仍旧屹立在世界巅峰前列,谁也不敢轻易招惹,很多人都因为憧憬这个局面,从而感到遗憾,因此才会落泪。
三、圆明园被毁前是什么样子?英国摄影师拍了张照片,卖出20万英镑
旷世神作,气势磅礴;圆明园是整个大清最辉煌的象征,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从康熙时期到咸丰时期,经历了6位帝王,大约150年的时间不断修葺完善。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掳掠了150万件文物之后,一把火让这座“令人神往,如同日月城堡”一样的建筑化为了乌有!
断壁残垣,破不尽国之耻辱;血流成河,流不尽万世芳华;金戈铁马,抵不住洋枪铁炮……最后,残破的圆明园成为了我国近代史一段屈辱的 历史 象征,没有了奢华的房屋,没有了珍贵的文物,在 历史 上圆明园已死!
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遗憾,看不见是圆明园被毁前的样子,是所有人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71岁的老人徐文荣斥资300亿重建圆明园,被人骂“痴心妄想”;技术人员用3D技术根据博物馆当年的建筑图纸复原圆明园效果图,那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的建筑令人震撼,但终究不是实景!
唯一能让人窥探圆明园当时最真实风貌的是一张照片,在圆明园被烈火焚烧之前,一名英国人来此参观,被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深深震撼,拿起相机记录了当时的风貌,如今这张照片变得十分珍贵,售价值20万英镑。
在北京西郊,有连绵不断的秀峰,遍地皆是的自流泉,大大小小的清澈湖泊,这里有山有水,形成了最美的自然景色,当年大辽就在此建造过玉泉山行宫,在明代时期,不少达官贵人争先恐后的抢着在此地建造别墅;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此建造了“京国第一名园”清华园。
到了清朝,康熙同样也看中了这块“绝世宝地”,1709年,想在这么好的地方修建一座园林送给自己第四子胤禛(雍正),并取名“圆明园”,“圆明”二字的含义为:“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人也。”也就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境界很高。
1724年(雍正二年),圆明园开始了它第一次扩建,雍正帝让内务府负责,带人去热河围场采伐林木,1725年又派人去不长生办采伐石料,并且朱批:“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由此可见,雍正对这座父亲送给自己的院子有多在意!
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占地也达到了3000亩左右,等到乾隆继位之后,又对圆明园进行了增建、改建、以及修缮。后来在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也一直在修建圆明园,哪怕国库空虚,修建圆明园这件事情却不能落下。
园中一切应有尽有,所用的石料多为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盖琉璃瓦,假山、人工喷泉、方亭都设计的别具匠心,园林建筑600多座,个个不重样。同时,圆明园又是中西结合风格,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豪华大气,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凡尔赛”!
1860年,英法联军带走了数不清的宝物,最后还纵火焚烧,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着北京城,久久不能消散,不管是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还是价值连城的名画佳作,都被付之一炬,里面的宫女、太监、匠人,因为事发突然,来不及逃走,其中有300人丧生于此。
1900年,圆明园再遭劫难。随着清政府的走向灭亡,1910年~1937年,园内的石料、木材、琉璃瓦等能用的东西相继被人拖走,用于私人豪宅的建设,甚至还有人每天都从这里面拖走许多石料,然后拿出去倒卖,几十年下来,圆明园真的不剩下什么了,在“十年运动”时期,圆明园继续被破坏,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已经满目疮痍。
100多年过去,圆明园遗迹“修”与“存”的问题依旧被争辩不休。有人主张 历史 不容抹杀,如今残破的圆明园遗迹不应该修,用来警示后人;也有人认为,如今国家强大,应恢复往日民族的光荣,抚平这段伤疤,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