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波长范围是多少nm?
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
原理
产生X射线的最简单方法是用加速后的电子撞击金属靶。撞击过程中,电子突然减速,其损失的动能会以光子形式放出,形成X光光谱的连续部分,称之为轫致辐射。通过加大加速电压,电子携带的能量增大,则有可能将金属原子的内层电子撞出。
于是内层形成空穴,外层电子跃迁回内层填补空穴,同时放出波长在0.1nm左右的光子。由于外层电子跃迁放出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波长也集中在某些部分,形成了X光谱中的特征线,此称为特性辐射 。
扩展资料:
医学用途
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时间内,它就被应用于医学影像。1896年2月,苏格兰医生约翰·麦金泰尔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射科。
放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它使用放射线照相术和其他技术产生诊断图像。的确,这可能是X射线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地方。X射线的用途主要是探测骨骼的病变,但对于探测软组织的病变也相当有用。
常见的例子有胸腔X射线,用来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或肺气肿;而腹腔X射线则用来检测肠道梗塞,自由气体(free air,由于内脏穿孔)及自由液体(free fluid)。某些情况下,使用X射线诊断还存在争议,例如结石(对X射线几乎没有阻挡效应)或肾结石(一般可见,但并不总是可见)。
借助计算机,人们可以把不同角度的X射线影像合成成三维图像,在医学上常用的电脑断层扫描(CT扫描)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X射线穿透能力与其频率有关,利用其容易被高原子序数材料吸收的特点,防护上一般可用2-3mm左右的铅板加以屏蔽。
美国艾伯特.C.盖瑟曾利用X射线制造出美容除毛机并建立崔可公司,但因为辐射使他罹患癌症,最后为避免癌症扩散,他切除了右手,而X射线的美容除毛机也导致数百万名妇女出现皱纹、色斑、感染、溃疡,甚至皮肤癌等症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X射线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 射线和伽马射线按波长排序
排序从大到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无线电波波长0.1毫米~3000米,微波波长0.1毫米~1米,红外线波长0.76微米~1毫米,可见光波长0.38微米~0.76微米,紫外线波长10纳米~0.38微米,X射线波长1皮米~10纳米,γ射线波长10^-10~10^-14米。
扩展资料
电磁波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深处的星体发射的电磁波含有大量光子,光子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分散,距离星体越远,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子数越少,表现为电磁波的能量的衰减。而电磁波频率的改变量很小。
自然界中各类辐射源的电磁波谱是相当丰富、相当宽阔的,与光电子成像技术直接有关的是其中的X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谱,它们的特征参量是波长λ、频率f和光子能量E。
三者的关系是f=c/λ,E=hf=hc/λ和E=1.24/λ,式中,E和λ的单位分别是eV(电子伏)和μm,h为普朗克常数(6.6260755X10 J·S);c为光速,其真空中的近似值等于3X10m/s,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习惯,采用不同的频谱参量计量单位。
对x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常用μm、nm表示波长;对无线电频谱,用Hz或m来分别表示其频率和波长;对高能粒子辐射,常用eV表示能量。
由物理学可知,“辐射”的本质是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并交换能量的结果,低能级电子受到某种外界能量激发,可跃迁至高能级,当这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受激电子落入较低能级时,就会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上述E=1.24/λ,正好将辐射的波长λ与其能量E联系起来。
例如,E高-E低=1.24eV时,辐射的波长λ=1μ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谱
x射线的波长大概是多少?
x射线的波长与管电压有关。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
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
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
X射线和伽马射线有多大区别?
X射线和伽马射线(γ射线)的区别有:
1、频率不一样:伽马射线是频率高于1.5 千亿亿 赫兹的电磁波光子。X射线的频率为30 PHz到30EHz。
2、波长不一样:伽马射线是波长短于0.01埃的电磁波。X射线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之间的电磁波。
3、穿透力不一样: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γ射线具有极强之穿透能力及带有高能量,比X射线还要强。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伽马射线
百度百科-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