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敬请斧正〗为什么请人修改文章叫“斧正”
“斧正”这 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指白色粘土)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指斧头)成风,听而斫(砍)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如同楚国郢都的匠石削掉好友鼻尖上的白粉那样。类似说法还有“郢正”、“郢削”、“斧削”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像匠石对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令人佩服大刀阔斧“运斤如风”的那份自信和从容。古代的“正”、“政”二字又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削正”。与此同义的常用词还有“指正”、“惠正”、“雅正”、“请(指)教”。指教、请教多用于讲话、言谈中。雅正、指正和斧正一样,多见于文章字画之中。
二、“斧正”表示赠送作品,如何合理恰当运用在语句中?
人们在请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常常使用"斧正"一词来表示自谦。
这个词来源于《庄子.徐无鬼》,讲的是春秋战国的事情,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但不幸早亡,庄子对此感到非常伤心。,有一天,他对人讲了一个故事。楚国都有个人在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尖上溅了点白粉,他想找个人帮他去掉,有个工匠让他站稳,随手拿起斧头在他的鼻尖上砍了一下,只见一股疾风拂面而过,白粉不见了,而鼻子却一点没有伤着。有个国君听到这件事,叫那个工匠给他表演,可是那位工匠却叹息说:"我有这种技能,但是和我配合的人却已经死了。"庄子借此来表示他惠子的关系。
后人从中提炼出"斧正"一词。
斧正 给与批评指正之自谦
三、敬请斧正 成语
成语解释: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谦词。
读音:jìng qǐng fǔ zhèng
出处: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白话释义:自己的诗词还请修改,非常的感激。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楚国的京城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一块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头把它砍下来。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引申出后人在请人修改作品时,往往说请“斧正”,或“郢正”、“郢削”、“斧削”等。
四、别人让我斧正我该怎么回答?
别人让你斧正。
意思是客气的说法,
自己也要谦虚,
比如说不敢当,共同学习。
这样的意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