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是什么意思

集结了春天光华的兰花所带的香气能掩盖了其他花卉的香气!

麻烦采纳,谢谢!

二、氤氲香麝体芳华

不知道你是不是记错了,我只找到这个,跟你的差不多,也可能是流传时世人不求甚解,所以弄错了。

乐府江南弄之游女曲 萧衍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左女右巵)戏金阙,戏金阙,游紫庭,舞飞馈。

刚出浴的美女全身弥漫着兰花幽幽的香气,身体光滑,面色如玉,弯弯的眉毛像新月。 身上佩戴着珠玉( )游戏在宫殿,游戏在宫殿,游戏在花园,舞裙飞转。

自己翻译的,不好,凑乎看吧。“婐(左女右巵)”实在不知道什么意思,“金阙”和“紫庭”都是宫殿的意思,为了翻译的顺,我就把它改了。

萧衍,南朝梁武帝,齐梁文学家,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在南齐时官宁朔将军、雍州刺史。和帝中兴二年 (502),通过“禅让”的形式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在位48年。他统治的大部分时期,经济有所发展,政局也比较安定。晚年,由于诸皇子争夺皇位的继承权,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太清二年 (548),萧正德勾结东魏降将侯景叛乱,攻入建康,萧衍被囚台城,次年饿死。

萧衍博学能文,工书法,通音乐,又笃信佛教,年轻时代曾和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左日右方)、陆(左亻右垂)等著名文人同在竟陵王萧子良门下,时号“竟陵八友”。即皇帝位以后,又重用文士,提倡文学创作。在他的影响下,贵族大臣也纷纷效法,对当时文学创作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

据《梁书·武帝纪》载,萧衍著作极多。除学术著作外,《隋书·经籍志》有《梁武帝集》26卷(梁32卷)、《梁武帝诗赋集》20卷、《梁武帝杂文集》 9卷。唐宋以后,虽已散佚,但到明末张溥辑录《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时,《梁武帝集》中作品的数量依然超过了许多同时的文人。

他重视乐府民歌,曾有不少拟作,分别收录在《玉台新咏》、《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和《乐府诗集》里,其中象《子夜四时歌》的《春歌》“兰叶始满地”、《夏歌》“江南莲花开”,《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等,清新活泼,可以称得上是帝王贵族中出色的作品。他的一些诏令书敕写得也极有文采,曾经受到明代张溥的称誉。

三、雨香亭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什么意思

这是杨威写的东风赋,完整的内容可以百度一下。

他写的东西辞藻很华丽,但其实没什么看头,就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古文水平。

比如这句话,氛氲和馥郁都是浓浓的香气的意思,加上前边一句香亭,你说该有多香。

说白了就是,一个香亭、几个香席、几件香衣。

四、愁云荏苒,怨气氛氲。头上日色无光,四下悲风乱吼什么意思?

【问题】

“愁云荏苒,怨气氛氲。头上日色无光,四下悲风乱吼”是什么意思?

【回答】

这里《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的句子。

“愁云”,本义是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比喻忧郁的神色。“荏苒”,这里形容愁苦连绵不绝。“怨气”,怨恨的情绪。“氛氲”,本义云雾朦胧或浓郁的烟气。比喻心绪缭乱。

这几句话表面上是写自然景色,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渲染法场悲壮的气氛,预示着犯人必将成为刀下之鬼。同时又烘托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为下文好汉劫法场作好铺垫。

五、瑶草罢葳蕤,桂花休氛氲什么意思

瑶草罢葳蕤,桂花休氛氲。意思是说:瑶草和桂花都已经不再茂盛了!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孟郊《览崔爽遗文,因纾幽怀》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词藻华丽。

氛氲(fēn yūn):盛貌。云雾朦胧貌。浓郁的烟气或香气。比喻心绪缭乱。

六、形容女人气质优雅漂亮的古诗词

形容女人气质优雅漂亮的古诗词:

1、吐纳樱唇,氛氲兰气,玉纤握处堪怜。——何承燕《吸烟美人》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3、如鉴发光如玉指,未成云鬓也怜人。——杨兆品《咏美人梳头》

4、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柳永《少年游其三》

5、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欧阳炯《浣溪沙》

6、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江淹《咏美人春游诗》

7、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8、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9、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吴文英《东风第一枝》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