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国旗设计者是谁?

中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男,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瑞安县小学,瑞安中学。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

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工作。曾任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国旗的含义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一般不得随意悬挂他国国旗。世界上各国国旗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绿,蓝,黄,黑等,这些颜色各有一定的含义,形状绝大多数是长方形。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的产物,最初的国旗产生于近代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统治阶层将纹章作为家族的象征,后来纹章的缎带颜色与徽章图案就发展成为国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国旗设计

五星红旗,它是那样的庄严、美丽,那样的鲜艳夺目。对于它的设计,人们或许会这样想吧:如此高水平的巧妙设计,一定出自一位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吧?其实不然。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

曾联松作为一个长期做经济工作的普通人,怎么会成功地设计出国旗呢?许多人都曾带着这种疑问去访问过他。对于来访者的提问,曾联松同志常常报以爽朗的笑声,有时还手执羊毫,先在一张纸上写上八个大字“丁年观礼,皓首萦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

在2992幅(一说为3012幅 )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曾联松的设计稿曾因画有镰刀和斧头图案:

被评审会以“与苏联国旗相仿”为由淘汰。此后,在张治中反对使用“黄河旗”及田汉推荐“五星红旗”的帮助下,曾联松的设计最终在近3000幅的应征稿件中脱颖而出,并经过小幅调整后成为国旗图案。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五星红旗:“头颅换得金星五,满地红旗众手擎。”1950年,曾联松第一次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并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寄来的纪念册和奖金。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