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管是什么乐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谁会吹单簧管?谁知道单簧管是什么?

单簧管:关于单簧管的简介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

单簧管是从芦管发展而来的,形成于17世纪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国的长笛制造家丹纳(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发名的。最早为人所知的单簧管音乐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罗杰(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内(1716年再版,尚有藏书)。从大约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乐队采用。现代单簧管则是在1800-1850年发展而成的。

常见的单簧管为Bb调和A调,但实际上,单簧管家族有约十种不同音高和调性的管(由最低音始):

Octocontrabass (BBBb)

Octocontralto (EEEb)

Contrabass特低音 (BBb/GG)

Contralto (EEb)

Bass 低音 (BBb)

Alto 中音 (Eb)

Basset Horn 巴塞管 (Bb/D/A)

Soprano 高音 (A/Bb)

Sopranino 超高音 (Eb/D/C)

单簧管被誉为是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它的音域十分宽广,差不多4个八度;各个音区都有独特的音色。低音区深沉,中音区浑厚,高音区明亮。适合表现各种不同的音乐性格,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单簧管?

单簧管,又称竖笛、黑管,是一种木管乐器,从夏卢摩笛(法语:Chalumeau,一种古代的单簧低音乐器)发展而来的,形成于17世纪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国的长笛制造家丹纳(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发明的。最早为人所知的单簧管音乐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罗杰(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内(1716年再版)。从大约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乐队采用。现代单簧管则是在1800—1850年发展而成的。单簧管由于音域宽,管乐队或以管乐为主的军乐队的首席通常由单簧管手担任。

吹奏方法:在吹口处固定一块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簧片尖会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

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单簧管”是属于什么乐器?拜托了各位 谢谢

木管乐器 单簧管(Clarinet) 乐器名称:单簧管(Clarinet)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头(单簧片),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 和机械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 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 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 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是一种音域宽广的簧片乐器。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 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 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和最低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采用塑料制作。 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单簧管属于什么乐器?

是木管乐器。 别称:黑管,或克拉管(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 常见的调:降B调和A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 实用音域:小字组D_小字三组F 结构组成:哨头(单簧片),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和机械音键系统。 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 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等。 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 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单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JohannDenner,1655年-1707年)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最低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采用塑料制作。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采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最早为人所知的单簧管音乐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罗杰(EstienneRoger)出版的曲集内(1716年再版,尚有藏书)。从大约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乐队采用。现代单簧管则是在1800-1850年发展而成的。 单簧管气鸣乐器。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军乐队、爵士乐队和轻音乐队等。属于木管乐器。中国俗称黑管,有17~23键的各种伯姆制单簧管。 (1)记谱与音域 单簧管是移调乐器,用高音谱表记谱,记谱音域为e?e(4)。 (2)音色与音量 低音区,常被称作表情音区,其发音低沉、浓郁、有戏剧特色;高音区音色纯净、明亮、富丽而圆润;中音区的音色无明显个性,发音较柔弱,能与很多乐器的音色相融合;最高音区发音尖刺、狂野,带有呼啸声。除了极高音区不能弱奏外,单簧管其他各音区都能控制自ppp至ff的音量幅度变化;中音区也能达到ppp至mf的变化幅度。 (3)演奏技巧 单簧管也是一件很灵敏的乐器,除了在演奏断音方面不如长笛那样流利迅速外,演奏旋律、音阶、琶音、跳音则相当出色。它能轻松地演奏连、断音结合的各种光辉华丽的乐句,这些方面可以与长笛相媲美。 单簧管奏断音,三种吐音法都能使用,而最容易的、也最常用的是单吐法,用单吐奏断音自然不能太快。在单簧管上的任何音区可轻松地演奏颤音和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