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的意思及寓意 梓的意思及寓意介绍

1、梓是一个汉字,拼音是 zǐ ,指落叶乔木、治木器、用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版;也指故里,姓,名等该字出自《诗·鄘风·定之方中》,所以是比较有古典意味的字。

2、“梓”五行为木,本义为梓树。在人名中引申为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等含义。一般也取其同音字“子”的含意,表示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之意。

“梓”是什么意思?

梓[zǐ]:

①木名:紫葳科,落叶乔木。

②古代七种木工之一。亦泛指木工。

③饮器。

④印书的雕版,后泛指制版印刷。

⑤指儿子。

⑥故乡的代称。

⑦古地名。

⑧姓氏。

常用词语:

①梓里[zǐ lǐ]:指故乡

组句: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②梓童[zǐ tóng]: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组句:皇上说:“我的梓童很是知书达理。”

③桑梓[sāng zǐ]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组句: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汉代张衡《南都赋》)

④授梓[shòu zǐ] :交付雕板,谓付印。

组句:乃命郡守建安陈公依真定本翻摹授梓。(明代何镗《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

⑤梓宫[zǐ gōng]:皇帝、皇后的棺材。

组句: 梓宫将迁坐京师,銮舆亦欲陪幸。(唐代陈子昂 《请灵驾入京书》)

“梓”的同音字:谘、姕、字、孳、恣、紫、孜、自、秄。

梓的植物信息:乔木,高达15米。树冠伞形,主干通直,嫩枝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叶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叶柄长6-18厘米。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厘米。花萼蕾时圆球形,2唇开裂,长6-8毫米。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叉开。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状。花柱丝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厘米,粗5-7毫米。种子长椭圆形,长6-8毫米,宽约3毫米,两端具有平展的长毛。

梓的同音字有哪些

梓 的同音字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动物的卵:鱼~。蚕~。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zǐ]

某些植物的种子:棉~儿。菜~儿。花~儿。~棉。

[zǐ]

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红。青~。玫瑰~。2.姓。

[zǎi] [zǐ] [zī]

1.〈方〉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一定职业的年轻男子:肥~。打工~。2.同“崽”。

[zī] [zǐ]

1.同“赀”2.姓。

[zhuǐ] [zǐ]

1.二水。2.水。

[zǐ]

韩国地名用字。

[zǐ]

〔~蚄(f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吃庄稼叶的害虫,如“榆关有~蚄(fāng)虫,延入平州界。”

[zǐ]

古同“姊”。

[zǐ]

1.沉淀的杂质:渣~。泥~。2.污浊:垢~。~浊。

[zǐ]

给庄稼苗的根部培土。

[zǐ] [cí]

茈湖口(Zǐhúkǒu),地名,在湖南。

[zǐ] [cǐ]

弱;劣。

[zǐ]

〔~~〕鸟叫声。

[fèi] [zǐ]

古同“肺”。

[zǐ]

1.〔秭归〕地名。在湖北。2.古代数目名,指一万亿,也指十亿或千亿等。

[zǐ] [cī]

1.古同“訾”,诋毁。2.弱;劣:~窳偷生。

[zǐ]

石名。

[zǐ]

姐姐: ~妹。

訿

[zǐ]

古同“訾”。

梓的同音字

同音字

榟(zi3)

吇(zi3)

胏(zi3)

䘣(zi3)

䦻(zi3)

啙(zi3)

杍(zi3)

釨(zi3)

耔(zi3)

仔(zi3)

子(zi3)

㺭(zi3)

梓 zǐ

〈名〉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梓同音字

子 子女

紫 紫菜

籽 籽粒

釨 (zǐ)梓 (zǐ)榟 (zǐ)茈 (zǐ)杍 (zǐ)秄 (zǐ)胏 (zǐ)滓 (zǐ)姊 (zǐ)秭 (zǐ)姉 (zǐ)吇 (zǐ)呰 (zǐ)虸 (zǐ)訿 (zǐ)啙 (zǐ)笫 (zǐ)耔 (zǐ)矷 (z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