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使反射光线进行叠加削弱,从而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
蔡司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了增透膜的概念,在镜片表面镀一层氟化镁(mgf2),厚度是550nm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可见光中间波段刚好可以被全部透射,可见光边缘波段的光线没办法全部透射还有残存反射,在蓝色波段反射比较强烈,所以我们看到的这种镀膜呈现蓝色反光,俗称蓝膜。
蓝膜的平均反射率大约是1.5%,这种镀膜是第一代增透膜,因为只有一层镀膜,也叫单层膜。仍然以森林人10X50为例,如果全部玻璃空气接触面都镀蓝膜,则整架望远镜因为接触面的反射而引起的能量损耗大约在15%,相对不镀膜来说,能量损耗少了很多。
扩展资料
减反射膜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光学镀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天文学、军事学、电子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和计算机的发展,显示器防眩防静电膜和电脑视保屏成为减反射膜新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而且能改善基体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能。
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硅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主要就是利用这种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硅折射率很大,照射到硅表面的光不能充分被吸收,而是很大一部分被反射掉,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射损失,可采用在电池上镀一层或多层折射率和厚度与电池匹配的减反射膜来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减反射膜
二、什么是增透膜 增透膜作用是什么
1、微观上来讲的。红光波的波长=0.750微米, 紫光波长=0.400微米,而一个光子的质量是6.63E-34 千克, 如此看来他们都远远不是我们所想想的那种宏观波和粒子。 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
2、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如果膜的厚度等于红光(注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部穿过镜头了。
三、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什么原理
照相机镜头是有多组光学透镜组成的,每组镜片都和空气接触,处在空气介质之间。光线投射到镜片表面,会被反射掉一部分造成光线损失。镜头中透镜的空气棉越多,光线损失的量就越大。而且光线通过透镜是,经过多次反射,会产生散射光,必然会影响成像的清晰与反差。照相机镜头经过多层增透膜处理,可以有效地减低光的反射,减少光的损失,提高镜头成像的清晰度和反差。
四、关于增透膜的原理
光经过两介质的交界面会反射和折射,折射就是光透过去了,是我们需要的,但是反射光会干扰光学镜头对像的观察,所以反射光越弱越好。(你想镜头亮亮的,你照相就不爽了)
就像肥皂膜的干涉一样,增透膜的基本原理是:
在膜的两个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减弱,达到目的
所以增透膜的厚度是四分之一波长(光程差0.5波长),理论上是光程差0.5波长奇数倍就可以了,但是膜厚了折射(透射)就减弱了,所以是0.25倍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