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率怎么算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总人口数)×1000‰。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来表示的。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0‰出生人数是指活产,也就是说脱离母体的婴儿。

二、求人口出生率的计算公式

人口出生率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总人口数)×1000‰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来表示的。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别很大。出生率可分为五等。即:>50‰、40~49‰、30~39‰、20~29‰及<20‰。

2019年1月21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

扩展资料

影响人口出生的因素

1、政府的鼓励或者限制性的人口政策。

2、现有的年龄性别组成结构。

3、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 特别是对避孕的看法。

4、妇女的文化水平。

5、经济发展水平(按理论上说,当经济繁荣、文化程度提高,人们越有能力抚养更多孩子;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发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总是很低。)

6、贫穷程度 - 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因为可以劳动赚钱而被视为一个经济收入的来源。

7、婴幼儿死亡率 - 如果一个国家的婴幼儿死亡率高,那么这个国家中家庭会生更多的孩子,因为人们预期有一些孩子会夭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口出生率

三、出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出生率的计算公式是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0‰。

出生率是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从1月1日到12月的最后一日)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出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0‰。

中国总和生育率数据是合成指标,指的是中国的育龄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这个计算数不代表妇女们一生生育的子女数。育龄妇女指处于生育期的妇女,生育的年龄界限一般是15岁到49岁的标准。

影响人口出生的因素

1、政府的鼓励或者限制性的人口政策。

2、现有的年龄性别组成结构。

3、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特别是对避孕的看法。

4、妇女的文化水平。

5、经济发展水平(按理论上说,当经济繁荣、文化程度提高,人们越有能力抚养更多孩子;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发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总是很低。)

四、生育率1.3怎么算

生育率1.3怎么算:生育率为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亦称育龄妇女生育率。因分析目的不同,生育率可分为一般生育率、分年龄生育率、孩次生育率、分年龄孩次生育率、标准化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终身生育率等类型。

数据表示妇女在育龄期内每1年内生育的可能性,也就近似于妇女生育的概率。把这列数乘以5,表示每5年内妇女可能生育孩子的数目。在5岁分组中,每名妇女生育的概率都5倍于1年生育的概率。比如说,一名妇女20岁时生育率为0.124,21岁时她的生育率还是0.124,依此照推。

一般生育率

指每1000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

出生率因受性别、年龄及其他人口特征的结构影响,难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而一般生育率将生育量与人口中同它关系最密切的育龄妇女数相比,就摆脱了上述结构影响,相对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对生育率作细致分析时发现,一些影响男性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也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变动,并可按男性育龄人口计算出生率。

男性的育龄期较长,一般情况下,男性的一般生育率显然低于女性,经验表明:0.8(或0.9)GFRf=GFRm。

一般生育率受各年龄妇女生育水平、已婚比例、育龄群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需分清各因素在生育率变动中的作用。

五、生育率怎么计算?

生育率=出生人数÷育龄妇女人数

百度百科里没有这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