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人

岁寒三友指的并不是人,指的是松、竹、梅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

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扩展资料:

1、松

松,松属植物统称 ,在汉语中,其中不少种类被称作“杉”,一般特点乃树叶形状像一根针,防止水分大量被蒸发。

而在一些气候没那么炎热,约北纬40多度至60度的地方(如欧洲等),这类型植物亦较为常见。扁平线形或针形的叶子,螺旋状互生,或在短枝上成簇生状;常雌雄同株;球花的雄蕊及具有胚珠的种鳞也均为螺旋状互生。

就松树的叶形说,松针是大多数人对松树的印象,而且每根松针的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和一层腊质的外膜,这样就减少了松树身上水份的丧失,也是松树可以在很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的秘诀。与梅,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2、竹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

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3、梅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

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二、古代的“岁寒三友”指哪三人?

只知道“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什么人不知

松、竹、梅均属于耐寒植物,一向有“岁寒三友”的美誉.“松”象征坚毅及长寿,“竹”蕴含正直清逸的气节,“梅”则喻意品格高洁坚贞

三、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竹子和梅花。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早春开放,故名。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

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拥有崇高的文学地位。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蓬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扩展资料: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至黄冈,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

苏轼便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经济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为“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以示饰点缀。

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的确,只要你心胸通达,清风呜咽和泉水淙淙,也是两曲优美的音乐;常青的松柏、不弯的竹子和傲雪的梅花,都是相伴严冬的老友。

四、岁寒三友是指谁

岁寒三友是指谁

〝岁寒三友〞泛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由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梅、竹、松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松奇而文,是三益友之意。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出处】

宋·林景熙《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松、竹、梅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寿,梅寒丽秀,是三益友之意。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事例】花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松、竹、梅。

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五、岁寒三友是哪三种,花中四君子又是哪四位?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松、竹、梅,因这三种植物,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仍可以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在天寒地冻的世界,大多花木都已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依然傲立于此,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它们也在我国的是传统文化中,代表了高尚的人格,后来也常借此比喻人们之间忠贞牢固的友谊。

宋朝林景熙在《五云梅舍记》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高尚品格;竹子生命顽强,有着清新之姿,虽然没有名花的娇贵,但是可以很多恶劣环境下进行生存;梅花,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而傲然挺立,遇冰雪而更添飘然风仪,媚而不俗。

花中四君子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

梅花,清新淡雅、芳香袭人,在百花凋零的季节,只有它傲立风雪,在严冬时节更添清新雅致,古诗有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漫天飞雪之际,唯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也象征着人们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兰花,长于深山之中,独居幽谷,生于幽僻之处,所以常被人们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子,比喻刚直、谦逊,不亢不卑的性情,常用在一些处世潇洒,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身上,宋代苏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菊花,美丽脱俗,不其他群芳争艳,历来常被形容安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