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是什么
非典是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我国已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法定传染病乙类首位,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管理。
2、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
扩展资料:
1、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调查,进一步调查当地疫情发展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在在2003年4月2日进入中国广东省进行协助调查处理。
3、SARS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四川农村视察防疫执行情况,因为中央政府最担心在广东一带打工的四川等内地省份农民工返乡传播疫情。
4、SARS疫情结束,中央政府宣布大幅度增加卫生防疫经费投入,在全国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是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经费投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非典 百度百科_SARS事件
2003年疫情叫什么
2003年疫情叫SARS事件。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事件影响
中国大陆多所大学的正常教学进度被打乱,北京市的中小学全面停课,不过6月举行的全国高考并没有延后举行。全国很多省市都实行了中小学全面停课,很多地区改变了以往的考试执行顺序以适应特殊时期,如北京采用了等分数揭晓后再填报志愿的顺序,而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扎堆”现象,从而导致了复读人数的大幅上升,但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招生。
非典是哪一年
SARS事件是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非典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扩展资料
SARS的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给危重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的医护人员,直接暴露于患者大量呼吸道飞沫环境下极易获得感染,曾有医护人员聚集被感染SARS的现象。
2、其他可能传播方式:SARS患者的粪便、尿液、血液中曾检出病毒,因此其他传播方式.如粪口传播等尚不能排除。
如香港淘大花园的暴发流行,出现1例伴有腹泻的SARS患者,4周内,在该住宅区的328人感染SARS,而且大部分病例都有腹泻症状,最终经当地排除建筑物内食物或饮用水的污染,而很可能系粪便排水管道系统地面下水口"U"形聚水器干调而不能起到隔气作用,导致污水气化而发生病毒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RS病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是哪一年发生的2003年是什么年?
2003年是羊年。
非典是发生在2002年11月初,直至2003年夏季,染病人数日减,非典病毒才得以完全控制,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市发现了首例非典病例患者后,非典病毒开始大范围传播,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
非典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截至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