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版儿童疫苗接种攻略来了,孩子出生后要打多少种疫苗?

疫苗种类

     在我国,儿童接种的疫苗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官方命名为“免疫规划疫苗”,通俗点叫免费疫苗,接种费用由国家负担,这类疫苗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国家规定每个新生儿都必须接种,如果不接种,可能影响孩子后续的入托、入园、入学等

     第二类疫苗,官方命名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通俗叫自费疫苗,这类疫苗是由儿童家长自愿自费接种的,国家不强制也不负担接种,一般是对免费接种疫苗以外的一种补充接种,可以为儿童带来更多更广泛的保护。

疫苗接种时间

     目前我国针对儿童的一类疫苗主要有十一种,分别是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麻风、麻腮风、乙脑、流脑A、流脑A+、甲肝灭活疫苗等,这十一种疫苗需要儿童在出生之日起到6周岁时接种完毕,下面是具体的接种时间:

第二类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对于第二类疫苗,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认为没有必要去接种,但是实际上第二类疫苗对儿童也很重要,这类疫苗大多是针对一些严重程度比较高的疾病,建议家长及时接种,比较常见有必要的疫苗有:

手足口病疫苗,手足口病在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特别是5岁及以下儿童,接种疫苗会很大程度上减少重症的发生,接种时间为儿童6月龄和7月龄,共两针,每针190元。

水痘疫苗,水痘也是一种常见病,而且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共两针,每针160到350元之间,接种时间在一岁至一岁半之间,第二针在三岁后。

联合疫苗,这种疫苗是综合性的,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选择性接种,可以减少儿童的接种次数

二、孩子上小学之前需要打哪些预防针

国家免疫规划规定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11种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国家通过接种上述11种疫苗,主要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

同时规定,在发生炭疽疫情、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地区,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或钩体疫苗的应急接种。必要时,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

扩展资料:

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儿童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方案提出了四项工作的指标和总目标,规定的总目标为: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家免疫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孩子打预防针如何推算?

你好,宝宝在出生要打以下在国家免疫范围内的疫苗: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这些时间在宝宝的疫苗接种证上是有比较详细的记录的,到时候那这个就可以了。

四、小儿预防针时间表

1.出生时卡介苗、乙肝

2.一个月乙肝

3.第二个月糖丸、百白破

4.第三个月糖丸、百白破

5.第五个月百白破

6.第六个月乙肝

7.第八个月麻疹

8.第十二个月流脑、乙脑、糖丸(分开接种)

这是孩子的基础免疫,其余的防疫疫苗就都要收费了。比如肺炎疫苗,水痘疫苗

五、宝宝出生后,都要打哪些疫苗?在什么时间打呢?

众所周知,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疫苗接种为无数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护伞”。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事业以来,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品种已从4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1种,预防疾病也从6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2种。但是仍然有一些父母不知道0到6岁的孩子应该根据年龄接种什么疫苗。自己孩子的疫苗接种种类齐全吗?

今天我们一起看。

儿童应该注射什么疫苗?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初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各国和地区根据当地疾病的流行和经济条件,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战略。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种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国民提供的,市民应按照政府规定种植的疫苗,即免费疫苗(官方名称也称为“免疫计划疫苗”)。外来儿童和当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就要及时给孩子接种。不接种这种疫苗会影响孩子住院、住院和入学。

适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的一种疫苗:

Bcg、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白癜风疫苗,白癜风疫苗,麻风病疫苗

鳃疫苗,油脑疫苗组

C组脑膜炎疫苗、je疫苗、甲型肝炎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市民自费知道并自愿种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称为“免疫计划疫苗”。第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但对保护孩子的健康同样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最喜欢给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疫苗(Hib疫苗)。

建议接种的两种类型的疫苗:

流感疫苗,水痘疫苗,

脚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儿童疫苗免疫计划有了新的调整

疫苗没有小事,孩子要及时按足剂,打好疫苗,才能形成强有力的保护。

变化1

未完成国家免疫计划规定第二次接种的保种年龄由“<14岁”调整为“<18岁”。

变化2

明确左右大腿为选择性接种部位。需要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时,可以分别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接种。

变化3

A.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b  .单纯热性惊厥的历史;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

变化4

调整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颌角疫苗免疫程序。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对象及药剂从原来的“2帐龄接种1第一灭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3帐龄、4帐龄、4岁分别接种1第脊髓灰质炎疫苗”改为“2帐龄、3帐龄分别接种1第灭脊髓灰质炎疫苗、4帐龄、4岁分别接种1第脊髓灰质炎疫苗”。

根据免疫程序完成了4次IPV成分疫苗接种(如5联疫苗),4岁时可以不接种bOPV。下巴风疫苗接种程序由以前8个月大的麻风疫苗(MR)调整为接种下巴风疫苗。也就是说,燕尾服疫苗共接种两次,8帐龄和18月龄各接种一次。

变化5

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表面抗原阳性或不明母亲所生新生儿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到“出生后12小时内”。建议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定义为出生时体重低于2000克,出生后尽快接种1剂乙型肝炎疫苗,并按照1个月、2个月、7个月以上的程序再接种3次。

六、宝宝打预防针的时间要非常注意,具体该打预防针的时间是什么呢?

小儿疫苗并不是说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的,这个时间国家卫生部门有同一规定的。当小儿出生后就开始建一个打疫苗的档案,第一针应该是出生后三天左右打,然后会有一个本子,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时间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但要记住,如果宝宝在接种疫苗的时候生病了,那就要推迟接种时间,必须等宝宝完全康复了才能接种,不然对孩子的身体很不利。

第二个月开始会告知你是打普通疫苗还是五联,普通的是免费疫苗需要打12针,五联是5针包含了这十二针!选择普通疫苗一定要准时去打不能错过时间!五联是自费,我们这边是629一针的!宝宝刚出生在医院就打了卡介苗和乙肝第一针。出院后在社区卫生院登记办理预防接种证,系统会出来每一种疫苗的时间,一岁之前基本每个月都要打一针到两针,二类疫苗自愿选择。

比如卡介苗,6个月打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尽量按时打疫苗。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打疫苗的时间,也不要心慌,把孩子照顾好为主,有些疫苗作用也就那么段时间。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一个疫苗接种卡,上面会有打哪种疫苗的具体时间,但是宝宝感冒发烧期间 医生是不会给你接种疫苗的!

宝宝出生时出院前会打乙肝和卡介疫苗,出院后就可以给宝宝办疫苗接种本本,基本上两岁之前每个月都有要打的一类疫苗,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二类疫苗也是很有必要给宝宝打,比如流感,手足口等。新生儿出院时,医院会发一本接种卡。根据上面的时间去打,但是也要确保小孩没有感冒发烧情况下才能打,不过一般去打预防针,医生会先给宝宝量体温,做体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