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汉朝时叫什么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三国时期,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建都。

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后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为重庆府。至此,重庆得名已有八百余年

现在的重庆是大汉年间的什么地方

现在的重庆市在汉朝时期叫作益州刺史部巴郡,郡治江州县(即今天的重庆市江北区)。

历史上重庆属于四川吗?

重庆不属于四川。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景观。

扩展资料: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重庆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酉水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千米,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和湖北的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于渝中区入长江,乌江于涪陵区汇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是哪个省的

重庆不属于任何一个省,是直辖市。重庆,简称“重庆”,又称山城、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务院批准的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常住人口3205.42万人。位置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在东经105°11'~110°11'和北纬28°10'~32°13'之间,横跨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东接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接四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面积8.24万平方公里。?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重庆属于那个省市?

重庆不属于某个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

重庆,简称“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 有中国火锅之都 、中国会展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扩展资料:

铜梁文化遗址证明,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重庆就有人类活动。重庆地区还有巫山大溪、巴南干溪沟、江津王爷庙、合川沙梁子等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16年,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极盛时期的巴国疆域“东至鱼复(今奉节一带),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汉朝时期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为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之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南宋光宗赵惇因先在恭州于正月封为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800余年。1363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国。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

1911年11月23日,同盟会在重庆建立蜀军政府。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次年改为市政公所。1926年改市政公所为重庆商埠督办公署,次年又改为市政厅。

1929年刘湘改巴县城区为市,重庆由此建市,改市政厅为市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

1940年9月再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名城。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

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也是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同年3月原四川省永川地区划入重庆。

1997年3月14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决定,将原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中央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2017年底,重庆市辖26个区、12个县(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4个)、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盛经开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