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三大石窟是哪三个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1.敦煌莫高窟
近代以来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5A级景区(最高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 、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扩展资料
最新增加的中国第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东方雕塑馆。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申遗成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二、我国三大著名石窟
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指的是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石窟是一种以佛教特色为主的艺术景观。在我国这种石窟非常多,不过比较著名的就是以上三个石窟,这三个石窟都拥有大量的壁画、石窟、文物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非常值得参观。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现存的大小洞窟有491座,塑像有2400多尊,壁画45000余平方米。敦煌莫高窟的人物壁画精美绚丽,充分体现了隋唐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思想。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大约1000米,现存45个主要洞窟,51000余尊雕造像,其中的大佛最高达17米,正准备申办“世界文化遗产”。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时期,南北长约1000米,现存2100多个窟龛,共有3600多品碑刻题记,还有40多座佛塔。
石窟是来自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印度石窟的格局一般是一间方厅,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成方方正正的小禅室,用来修行。佛教本就提倡遁世修行,所以僧侣们大多会选择崇山峻岭的偏僻之地,中国的石窟最开始是仿印度石窟开凿的,北方黄河流域较多。
三、中国三大窟是什么
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扩展资料:
遗产价值:
1、莫高窟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
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
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高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冈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四、中国三大石窟
中国三大石窟指: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龙门石窟为中国各大石窟之首,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中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主要文物有:藏经洞、九层楼、飞天壁画等。
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开凿,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开凿60多年,主要文物有:昙耀五窟。
龙门石窟的营造自北魏至清末,是鱼跃龙门传说的所在地,著名景点有: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
五、中国的三大石窟是什么?都在哪里?
中国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岸边。
1、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她面容丰腴典雅,笑意微露,端庄而美丽。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扩展资料
一、莫高窟价值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
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
还有藏经洞保存的舞谱及相关资料。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的时空艺术,古代的舞蹈形象,现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二、云冈石窟价值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三、龙门石窟价值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高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冈石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六、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一般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以开凿年代为序)。
一、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以其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闻名于世,飞天和反弹琵琶也成为最鲜明显著的敦煌文化。也是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佛教石窟,前秦时期就已经修筑完成,历经了几个时代的兴建,因此敦煌莫高窟的规模和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是佛教艺术发展的顶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这座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代表了佛教艺术的第一个顶峰杰作。其中包含了大小窟龛252个,佛像近5万1千尊。展现了云冈石窟的规模之宏大,并且云冈石窟靠武周山而修建的,气势十分磅礴大气。代表了典型的公园5-6世纪的中国佛教文化。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1万余尊。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可谓是建造时间最久的一座石窟。一直从隋唐至宋代,不算最初北魏的修建,又连续修建了400余年之久。并且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其中所藏的佛像数量高达11万尊。代表了当时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关说明
敦煌莫高窟有5万多件古代的文物,其衍生而出的典籍被称为是敦煌学,但是在近代遭到了严重破坏,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2008年我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其中的昙曜石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巅峰经典杰作,龙门石窟不仅反映出我国5-10世纪皇室信佛的兴衰变化,同时侧面反映出我国历史上的经济状态,有着重大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大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