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是指哪五湖和哪四海?

我们常用“五湖四海”这个成语来形容全国(世界)各地,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写到: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关于五湖的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指的洞庭湖(湖南省)、鄱阳湖(江西省)、太湖(江苏/浙江两省)、巢湖(安徽省)、洪泽湖(江苏省)。另一种说法是五湖里没有巢湖,而是鉴湖(浙江省)。

关于四海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四海分别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大陆(指的是中国九州)被四海环绕,所以有东西南北四海。

东海和南海大家都比较熟知,北海被认为是指的位于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在古代被称为“北海”,苏武曾在那里牧羊。

西海的说法就比较模糊了,比如在西汉时期,西海指的是青海湖,而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也曾经是古代中国西边的边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的四海就是指的东海、南海、黄海(西海)、渤海(北海)。

扩展资料: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

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

(1)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

(2)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1.  河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2.  长江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

3.  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

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流经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以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

4.  珠江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东部。珠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入南海,全长2210公里,流域在中国境内44.25万平方公里。

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水系,北江与东江基本上都在广东境内,三江水系在珠江三角洲汇集,形成纵横交错、港汊纷杂的网状水系。

5.  京杭运河

中国除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运河,其中有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纵贯京津两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目前京杭运河在江苏、浙江两省境内的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同时,运河还发挥灌溉、防洪、排涝等综合作用。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它又被用作长江水源北上的输水渠道。

6.  湖泊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湖泊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

外流区域的湖泊都与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进也能排出,含盐分少,称为淡水湖,也称排水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

内流区域的湖泊大多为内流河的归宿,湖水只能流进,不能流出,又因蒸发旺盛,盐分较多形成咸水湖,也称非排水湖,如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较高的纳木错湖等。

中国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迹湖(如湖北境内长江沿岸的湖泊)、海迹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蚀湖(如云贵高原区石灰岩溶蚀所形成的湖泊)、冰蚀湖(如青藏高原区的一些湖泊)、构造湖(如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长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镜泊湖)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湖四海

五湖四海是指哪五湖哪四海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我们常常会用五湖四海这个成语来形容来自四面八方,那么最初的五湖四海是指什么呢?下面就来说说五湖四海是指哪五湖哪四海。

详细内容

01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关于“五湖”,说法不一。北魏时期的水文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任务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唐代司马贞认为“五湖”指“具区(太湖)、兆滆、彭蠡、青草、洞庭”。近代则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四海则指东、南、西、北,四海。

02

古代以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四海”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书中的《大禹谟》中曾有“文命敷于四海”的话。古代以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至于这四海叫什么名称,具体地点在哪里,《礼记·祭义》说四海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没有明确海域。《尔雅·释地》说四海在“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等少数民族所居之地,但也缺乏具体的说明。 由此看来,“五湖四海”既无定名,也无定地,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的代指,常常借用“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五湖是指哪五湖哪四海?

五湖分别指:

1、洞庭湖,在以前也被叫做云梦、重湖和九江,它处于长江中游的荆江南岸地区,跨域了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安乡和南县等地区。

2、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江西之北,面积几乎达到了四千平方公里,是中国五A级的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方向便是庐山。

3、巢湖,它位于合肥省的南部,它历史悠久,始于秦朝,到了唐朝设立了巢县,到了1984年设立了县级的巢湖市,1999年升为地级市。

4、太湖, 位于长江三角洲之南,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北至无锡,南临湖州,西近宜兴,东依苏州。

5、洪泽湖,这是中国排列第四的淡水湖,处于江苏省西部地区的淮河下游,也是苏北平原的中部偏西侧地区。

四海分别指:

1、东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因为它位于中国的东部而出名。

2、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海底平缓,是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3、南海,位于太平洋的西部,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最大深度有5559米。

4、渤海,中国最北端的近海,被山东、天津、河北、辽宁这四个省所包围。

扩展资料:

实际上,五湖四海中的五湖与四海都并不统一,关于五湖一种说法是指的洞庭湖(湖南省)、鄱阳湖(江西省)、太湖(江苏/浙江两省)、巢湖(安徽省)、洪泽湖(江苏省)。另一种说法是五湖里没有巢湖,而是鉴湖(浙江省)。

关于四海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四海分别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大陆(指的是中国九州)被四海环绕,比如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辨物》里有“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的说法,所以有东西南北四海。

东海和南海大家都比较熟知,北海被认为是指的位于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在古代被称为“北海”,苏武曾在那里牧羊。西海的说法就比较模糊了,比如在西汉时期,西海指的是青海湖,而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也曾经是古代中国西边的边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