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哪个?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就是太阳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扩展资料:

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十分普通的恒星,但它却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包含我们的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一些矮行星、彗星和其它无数的太阳系小天体,都在太阳的强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

太阳系的疆域庞大,仅以冥王星为例,其运行轨道距离太阳就将近4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60亿千米之遥远,而实际上太阳系的范围还要数十倍于此。

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0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周期大概是2.5亿年,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5天;两极区约为35天。

二、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什么?比邻星的基础数据是什么?

除了太阳,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比邻星是半人马座中的第三颗恒星,1915年在非洲南部首次发现。第一个发现这颗恒星的人是罗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iss),他是当时约翰内斯堡天文台的台长,在南部非洲进行天体研究时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比邻星被发现后,许多科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

第一,比邻星的距离

比邻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距离约4.22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内可以移动的距离。特别远的距离,可以用光年计算,换算成公里就是40万亿公里。这个距离看起来很遥远,对天文学很了解的人都会觉得太遥远了。对比银河系直径与10万光年后发现,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确实很近,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

与太阳黄矮星的定位不同,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红矮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亮度很低,肉眼可见的距离比较近。在地球上,比邻星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通过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比邻星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分别为11和15.5。这里,解释一下幅度。简单来说就是观测者能看到的恒星亮度。量级越低越好。

二。比邻星的基本数据

从诞生时间来看,比邻星比太阳早诞生很久,48.5亿年前,太阳早诞生46亿年,比邻星比太阳早诞生2.5亿年。作为一颗红矮星,比邻星的质量与太阳相比相对较小,只有太阳的八分之一。因为比邻星亮度不高,内部燃烧没有太阳那么剧烈,所以寿命会比太阳长很多。据科学家推测,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现在太阳已经到了中年,比邻星的寿命可以达到几千亿年。现在他只是个孩子。

三、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离太阳最近的是什么星

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0万公里,约为日地距离的0.387倍(0.387天文单位),比其它太阳系的行星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比水星更近太阳的行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

它每87.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2.01周同时也自转3圈。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称为辰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

太阳系的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扩展资料: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星

四、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什幺, 其距离多少

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与我们的距离约4.22光年。

五、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什幺,其距离多少

处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4.22光年。

比邻星(毗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南门二(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第三颗星,依拜耳命名法也称为半人马座α星C。它是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4.22光年)。

它是由天文学家罗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es)于1915年在南非发现的,当时他是担任约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联合天文台(Union Observatory)的主管。

扩展资料:

比邻星有很活跃的色球层活动,在X-光波段可观测到它色球层的喷发,是属于典型的耀星(变星命名:半人马座V645);在紫外线波长观测它的色球层的变化,得知它的自转周期大约31天。由90年代哈伯太空望远镜所量测的资料显示,比邻星应存在有一颗尚未观测到的暗淡伴星。

2016年8月24日欧洲南天天文台正式宣布发现了比邻星的一颗行星,命名为比邻星b,它位于比邻星的适居带内。即与恒星距离适中、可能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但也有人提出,比邻星是一颗M型矮星,这类恒星比较容易爆发耀斑,破坏行星的大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比邻星

六、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什么星,离太阳最远的是什么星?

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冥王星是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

水星—要说全部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应是一颗名叫2004JG6的小行星。

直径为500米到1000米之间,公转周期为6个月。

这颗小行星轨道的近日点离太阳不足5000万公里,比水星离太阳还要近。

要说最远的行星是冥王星,但自2003年发现第十大行星-西娜(2003-UB313)后这种说法就不对了,当然随着时间的延续,新行星不断发现那颗最远的行星会不断更新,而且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行星。

冥王星—它距离我们这个行星的平均距离为27亿 英里(4 345 228 800公里),即使在最大的望远镜里,冥王星也只是一 个暗淡的光斑。它距离太阳为36.7亿英里(59亿公里)。它要花上差不多247.7 个地球年绕太阳转一圈,它的绕日轨道是一个狭长的环形,这个轨道位于其他行 星运行平面(包括黄道)的上面和下面。

冥王星经常被称作是地球的第9行星,但是有时候会有变化。从1979年到 1999年,冥王星偏心的、椭圆形的轨道使它位于海王星的轨道内部,这使冥王星 做了 20年的第8行星。(这两个行星之间没有发生碰撞的危险,因为冥王星的轨 道与黄道之间的角度超过17度,而且它实际上永远不会横越海王星的轨道。)在 将来的2231年到2245年,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使得海王星在一段时间内会 成为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拓展资料: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时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