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料守恒怎么理解
物料守恒是指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不变。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质子守恒不完全一样但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说法。就是说“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带电代数和等于右边。
其中的也可以理解为原子核,因为外围电子数可能有变,这时候可以结合电荷守恒来判断问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反应物)元素原子(核)个数种类与总数对应相等于右边(生成物)(当然也不会出现种类不同的情况)。
二、化学中的物料守衡是指什么?
物料守恒,是指某一溶液中的某个原子守恒
如:在CH3COONa溶液中,CH3COO-与Na+的个数比是1:1,但由于CH3COO-要水解生成CH3COOH,CH3COO-+H2O=可逆=CH3COOH+OH-,水解消耗了n(CH3COO-),同时生成了n(CH3COOH),二者相等,故[Na+]=[CH3COO-]+[CH3COOH]
在NH4Cl溶液中,N与Cl的个数比为1:1,但由于NH4+要水解生成NH3·H2O,水解消耗了n(NH4+),同时生成了n(NH3·H2O),二者相等,故[Cl-]=[NH4+]+[NH3·H2O]
又比如:在NaHCO3溶液中,Na与C的个数比是1:1,HCO3-既要电离又要水解,
HCO3-=可逆=H++CO32-,HCO3-+H2O=可逆=H2CO3+OH-,
所以,[Na+]=[HCO3-]+[CO32-]+[H2CO3]
再比如:在Na2CO3溶液中,Na与C的个数比是2:1,CO32-要水解生成HCO3-,HCO3-还要水解生成H2CO3,CO32-+H2O=可逆=HCO3-+OH-,
HCO3-+H2O=可逆=H2CO3+OH-,
所以,[Na+]=2[HCO3-]+2[CO32-]+2[H2CO3
三、物料守恒是什么意思
(数值)保持恒定。
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
例如,两支等长的铅笔无论如何放置,它们的长度始终是相等的。
儿童是通过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和恒等性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守恒概念的。
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获得不同守恒形式的年龄是不一样的,最早掌握的是数量守恒(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9、10)岁,最后是体积守恒(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