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箬笠怎么读
箬笠(ruò lì )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蔑、箬叶编织的斗笠。 《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二、龘靐齉爩怎么读?
龘读作:dá,声母:d,韵母:a,声调:二声
靐读作:bìng,声母:b,韵母:ing,声调:四声
齉读作:nàng,声母:n,韵母:ang,声调:四声
爩读作:yù,声母:y,韵母:u,声调:四声
一、龘的释义:
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二、靐的释义:
〔靐靐〕雷声。
三、齉的释义:
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
四、爩的释义:
1、烟出。
2、烟气。
扩展资料
龘汉字演变:只有楷体
相关组词:只有两个
1、龘龘[dá dá]
龙腾飞的样子。
2、龘人[dá rén]
古代皇宫中人。
同音字:达拼音dá
释义:
1、通。
2、通晓。
3、遍,全面。
三、龘靐齉爩用英语怎么读?
(南)龘 (DA)龘 (DA)靐 鼻塞齾 (雅)爩 (余)爩 (余)麤 (铜)龗 (玲)爨 (Cuan)癵 (栾)骉 (表)麣 (严)纞 (连)虋 (男性)讟 DU)鸜 (曲)麷 (冯)鞻 (卢)韽 (安)韾 (尹)顟 (老挝语)顠 (朴)饙 (分)騳 (杜)騱 (XI)饐 (一)龗 (玲)爩 (余)麤 (铜)灪(余)
四、青箬笠怎么读?
青箬笠 [qīng ruò lì]
出自《渔歌子》等书,释义为箬竹叶或篾编制的笠帽。
麻烦请及时采纳回答,谢谢!
五、箬笠怎么读,箬怎么读拼音
1.箬念ruò。
2.箬意识是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
3.箬出自《说文》:箬,楚谓竹皮曰箬。
4.常见词语如:箬帽、下箬、箬下酒、箬笼、箬壳、青箬、箬竹、箬篰、箬篷、箬帽、箬笠、箬篓等。
5.汉字: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6.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7.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8.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9.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10.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11.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12.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13.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14.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
15.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六、青箬笠,绿蓑衣中的“蓑”字的读音是什么?
”青箬笠,绿蓑衣“中的“蓑”字的读音是【suō】
此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具体【原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作者: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