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高铁事故为什么就地掩埋?

温州高铁事故就地掩埋是因为事故现场有泥潭,抢险条件恶劣情况下,为了快速救援,只能将车头就地掩埋,保持地面稳定性

当时的施救地土壤松软、有池塘泥潭、周边都是农田,为了节省救援时间(掩埋车头残骸比一辆一辆车运输沙子和石头来的更快)。

而且掉落的车头、车厢的位置正好是救援吊车需要使用的位置,必须清理挪开。吊车两辆重达300吨,路基不稳的情况下,吊车根本用不了。

相关事故处理办法

其实不止温州事故是这样做的,K859次列车出事以后也是就地掩埋车厢的,另外事后官方也公开承认掩埋车头是处理不当的行为。

为救援地面平整而组织挖坑,将列车车头及零散部位放入坑中,后被有关领导同志制止未实施,并且处罚了当时的相关责任人。

也就是说,当时只拆解了车头,没有掩埋掉落的车厢,当时的措施被制止后,改用另一种方案,就是用大型挖掘机把掉落的车厢“翻滚”到一边(车厢庞大,重达40—50吨)。

后面了运来沙子和石子填平地面,但也耽误了时间。这场事故不是所谓的有预谋的政治事件,它是一场失职的责任事故。

二、为什么温州列车事故中,那些人要埋了列车车头?

为了掩埋真相

因为 如同飞机的黑匣子,火车的所有重要数据都是保存在车头里的。

如果事后找到相关设备,就会有人查处事故原因。

而碾压破坏掉的话,再专业的人员也只能从理论上分析,分析的再对也无从考证、没有直接证据支持他的分析。从这点来说,人们都在批评铁路领导反映慢,是片面的,他们在维护自己面子的时刻,脑子转的比谁都快。

而且 他们碾压填埋车头,是有理由掩护的,那就是所谓的“方便现场抢险”。

100多公里的动车撞过去,死亡人数肯定不止官方宣布的39人,被埋的那一列车厢肯定还有很多尸体,掩埋车厢是为了毁灭证据,隐瞒死亡人数。

三、几年前的温州动车事件为什么要掩埋车头啊,还有真的只死亡39人么?

因为车头损坏严重,没有再利用价值,所以就地掩埋了。关于死亡人数,一般都是真的,39人。

四、723动车追尾,为什么要把火车头埋了?

因为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潭,施展开来很不方便,所以把那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这是“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26小时之后,官方新闻发布会在温州举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话。

五、动车事故当场掩埋车头是为什么?

据新闻报道,掩埋车头是为了便于继续抢险,因为当时抢险现场狭窄,有一个泥潭,必须先填埋后才有助于继续的救援。

当时网络上盛传埋车头是掩盖证据,掩盖事实。王勇平回答说他下飞机的时候,问接机的同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给了一个解释,掩埋车头是为了便于继续抢险,因为当时抢险现场狭窄,有一个泥潭,必须先填埋后才有助于继续的救援。

事实上,这是举世皆知的事故,任何方式也掩盖不了。

扩展资料:

动车事故的过程: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

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参考资料:国搜网——我反正信了 王勇平首谈“7·23动车事故”埋车头内

六、温州动车事故为什么要埋车头?

销毁证据。

2011年7月24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把这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

随后公众对铁道部在事故第二天就将挖坑掩埋车头和残骸的做法展开质疑,认为是为了销毁证据以及为快速通车“让道”。

调查报告:7月24日5时30分,上海铁路局有关负责人在桥下组织指挥救援过程中,简单按照以往有关事故现场处置方式,组织挖坑就地掩埋受损车头和散落部件。

当将受损车头和散落部件放入坑中准备掩埋时,被有关领导同志制止。最终受损车头及散落部件未被掩埋,并于7月25日22时运往温州西站集中存放、专人看管。

温州动车事故埋车头责任人被处分

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王峰在事故中主要负责指挥桥下救援工作。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处置不当,为平整、清理场地,在救援现场组织挖坑,并将D301次列车车头及零散部件放入坑中,准备就地掩埋。

国务院批复的调查报告中称,这起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王峰被给予记过处分。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传温州动车事故埋车头责任人任兰州铁路局长

以上内容参考:海外网-温州动车事故掩埋车头责任人任兰州铁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