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陋之有?怎么翻译?

这句话有两个出处,一个当然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最后一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另一处是《论语》(“子欲居九夷”)“何陋之有”为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意思就是,(君子居住于此),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何陋之有”是什么意思?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之陋”)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孔子云:“何陋之有?”的翻译?

这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学问的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西汉文学家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答案满意的话别忘了采纳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