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说明了什么

1、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

2、俄狄浦斯的悲剧显示了命运的强悍有力,他一家子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行为又导致神谕得以应验。如果拉伊俄斯不知道神谕,也许就不会弃婴;如果俄狄浦斯不知道神谕,也许就不会离开科林斯;如果......历史很难假设,也许在另一条历史路径中会有更加狗血的剧情(俄狄浦斯一家子怕的就是这个),也许这本来就是神明设计好的很大一局棋。

二、世界著名效应解释: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意思

本阶段,我们将持续分享世界著名效应的来源解释,它们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或教育性于一体,短小精悍,帮助大家对各大世界著名效应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俄狄浦斯效应的来源,是一个“弑父娶母”的故事,快来看看吧~

俄狄浦斯效应来源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指的是一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心理现象,即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以至于最后预言成真。

俄狄浦斯效应也叫“自我实现预言”、“自证预言”。

古希腊的一个城邦,珀罗普斯认为拉伊俄斯背叛并杀害了自己的儿子,就将“儿子弑父娶母”的诅咒施给了拉伊俄斯。

后来,当上国王的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生下了一个儿子,为了避免神谕成真,他用铁钉钉住了儿子的脚踝,并将其遗弃到荒郊野外。但婴儿被牧羊人解救下来,并因受伤的双脚被命名为“肿胀的脚”,即俄狄浦斯。后来,俄狄浦斯被邻国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收养,俄狄浦斯就在科林斯王宫里,作为王位继承人被抚养长大了。

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也听说了“他将弑父娶母”的预言,但他误以为波吕波斯夫妇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为了避免神谕应验,他离家出走,并发誓在父母有生之年再也不会返回科林斯。

流浪的俄狄浦斯就这样在无意中,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忒拜,而此时的忒拜正遭受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的肆虐。斯芬克斯要求路人猜谜: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的动物是什么?但凡路人解不开谜题,就会被她吞食。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前往神庙,寻求击退斯芬克斯的方法。途中,他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俄狄浦斯狭路相逢。互不相识的两父子发生了争执,打斗起来。俄狄浦斯在盛怒中杀死了拉伊俄斯。由此,神谕应验了一半。

进城以后,俄狄浦斯猜出斯芬克斯的谜底是“人”,破解了她的谜题。斯芬克斯在羞愧中自尽。拯救了忒拜城的俄狄浦斯被城民们推举为新的国王,按照习俗与失去了丈夫拉伊俄斯的王后伊俄卡斯忒成婚。至此,“弑父娶母”的神谕完全应验了。

后来,俄狄浦斯在先知的揭示下,终于探明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亲生儿子。“为丈夫生下丈夫,为儿子诞下儿子”的伊俄卡斯忒羞愤难当,上吊自杀。而俄狄浦斯难以承受悲剧的命运,在痛苦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国家四方漂泊。

以上就是俄狄浦斯效应的来源解释,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欢迎留言讨论,更多世界著名效应尽在微信公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持续更新中~

三、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是一个对于现实的错误认知会导致新的行为发生,从而促使原来的错误设想成真。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

卡尔·波普在思想界被尊称为“开放社会之父”,他的政治思想基础以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为基础。其中,他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预测,不仅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会重复的,不存在规律,而且还有关于“俄狄浦斯效应”的论断。

因为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的事件,这种影响或者会引起被预测事件,或者会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卡尔·波普把这种影响称为“俄狄浦斯效应。”

四、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叫做什么效应?

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叫做俄狄浦斯效应。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就变成了真的。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把这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现象,称之为“俄狄浦斯效应”。

自我实现预言的相关实验:

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与Jacobson博士做的实验。

首先,他们给一所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告诉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将会飞跃成长。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非真的高智商,而是随机抽取。因此,他们智商不见得比其余学生还高。随后的实验结果惊人: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事实跟其余学生的智商一样)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