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寿命大约还剩多少年

地球寿命大约还剩50亿年左右。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科学家认为,太阳稳定的时期还将持续50亿年左右,50亿年之后太阳的体积变大,相继吞并水星和金星的轨道,地球也将难逃一劫。

地球寿命大约还剩多少年

根据科学家测定,地球至少有46亿岁,在地球在被太阳吞噬之前,可能早已被太阳的高温烘烤成不毛之地,各种资源消失,一切生命也将走向末日。

地球的寿命除了受到太阳影响以外,还受到人为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影响,例如人为滥砍滥伐、水资源污染、环境污染、行星撞击地球等,都会缩短地球寿命。

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其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地球上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

二、我们的地球寿命是多长?如今还剩下多长的时间?

我们的地球寿命是多长?如今还剩下多长的时间?地球上的寿命有多长,我认为关键与太阳的寿命密切相关。依据专家剖析,如今太阳年龄是45亿光年上下,贴近中老年。可能会在50亿光年以后,太阳会产生强烈澎涨偏离轨道,而那时候地球上失去太阳适用也自然而然就“消失”。

地球上早就在46亿光年之前就问世,那时候的地球上只是一个小火球,没有性命可以生存,仅存在最原始的生态体系。而往往衍化到现在可以供活动的区域,通常是遭受外界冲击性。而地球上做为人们唯一能够存活的家园,尽管目前看起来比较和睦,但随着生态体系受到破坏,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沉积,有很多人开始考虑地球上的使用寿命到底还有多长时间?而演变到现在更为有智慧的种群人们是不是最终就会受到地球寿命的结束被灭灭亡。

太阳光之所以能放射出光和热,通常是遭受内部结构氢元素产生的影响,在50至60亿光年以后,当氢元素全部被耗费整洁,匮乏的太阳会逐渐消退,不能给地球上再次提供能量,而那时候的地球上便不再安定的保持。换句话说地球上也仅剩下50亿光年的使用寿命。

那时候人们会不会伴随着地球上被吞食逐渐灭亡呢?这种情况还不为人知 。朝好方位猜想得话,假如科学发展观快速,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真的会完成“星际之旅 ”。即便地球生存不下去,能够拆迁到火花,完全不会阻拦人类发展史的高速发展。环顾时下,虽然在神奇的大自然眼前,人们非常渺小,没法与宇宙空间对抗,可是为救我们的家园,还是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体系,爱惜海洋生物资源,一同关爱我的家。

三、地球还有多少年寿命

50亿年以后太阳会燃烧尽了,那时候它就变成红巨星,会吞没了地球。所以地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四、现在的地球有多少岁了?它的寿命还有多久?

科学家们用各种方式对于地球进行过各种研究,之前测量出过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也测量出过地球的寿命。根据科学家分析的数据来看,地球的寿命约为96亿年。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并将持续50亿年。

根据地质学家的说法,地球至少有46亿年的历史。然而人类只有几千年的文字历史,只是宇宙长河中的一瞬间。

要找出地球的寿命,首先要看太阳的寿命。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唯一的发光体。它通过核聚变反应辐射出巨大的能量,不断向地球传递光和热,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根。

太阳现在的状态,我们总觉得它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甚至认为它永远会给地球提供足够的光和热。其实就像人经历生老病死一样,太阳也有自己的青中年期和老年期。它慢慢腐烂变老。经过一系列的膨胀、爆炸、脉动,最后归于沉寂。

相信太阳正处于青壮年阶段,这个稳定期将持续50亿年。

但是,在地球被吞噬之前,它可能已经被烤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将走到尽头。因为太阳一直在经历热核反应,太阳体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膨胀,会比以前变得越来越热,传递到地球的光和热也会越来越强。地球表面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开始迅速蒸发,不再适合生命存在。

除了太阳,地球的寿命也会受到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排放污染气体,污染水资源,甚至核试验都会给地球带来沉重的打击,这样的话,地球的寿命就不会是50亿年。

如果地球的寿命与太阳一样,那么也就是只有大约50至60亿年,但是对于地球生命来说,不一定就有这么长的时间了。生物大灭绝如果开始了,那么地球生命会远远小于约50至60亿年。可能会这个时段段之中,出现新一轮的物种替换,所以地球可能会持续延续,只是会延续出不同种类,当然对于人类来说就不好说了。

五、地球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科学家预测太阳的寿命为100亿年,现在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如果不考虑人类或其他因素对地球的影响的话,地球寿终正寝时的结果,将是被膨胀的太阳吞噬。

人类因素指的是人类肆意地滥砍滥伐、污染水资源、排放污染气体,甚至进行核试验等。其他因素指的就是彗星、小行星撞击地球之类的,也可能会造成地球毁灭。当然,到那时候,人类的科学技术将是难以想象的发达,或许我们早已离开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了。

保护地球方法

1、绿色出行

选择自行车或者公车、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节约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

2、随手关灯

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用完电子设备后及时拔掉电源。

3、参与植树

植树造林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治大气、噪声污染等,能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4、不使用塑料袋

自带购物袋,不使用塑料袋。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盒或一次性筷子。

5、垃圾分类

这几年,垃圾分类广为提倡,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积极响应,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