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出殡?

出殡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殡仪馆舍。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

入殓的意思是把死者装进棺材。各地时间不一,有死后3天、5天或7天入殓,如陕西渭南大荔县是出殡前一天上午入殓。

出殡注意事项

入殓时,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

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浮山等地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放鞭子,左手放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馒头。

二、出葬和出殡是什么意思

出葬是指对死者的处理方式,出殡是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殡仪馆舍,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基督教葬礼由牧师或神父主持,在墓穴周围举行祷告愿死者安息升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