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天尊谁知道是哪三大天尊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2、灵宝天尊
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玉宸道君、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曰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
3、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扩展资料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太上无极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正一盟威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
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
二、道教的三清是谁?他们都是什么来历?
三清,道教用语。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一、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历史上的出现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这是道教上清派的观点。如《真灵位业图》此类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来历:
“元始”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后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二、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 ,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 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后来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
来历: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三、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 ,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
来历:
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
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扩展资料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卫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崆峒问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规律。一气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道化为三清,三清合体为道。
1、大道为造化之根。无极大道化生太极阴阳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万物,故尊称大道为:三清道祖。大道为万物之祖宗。
2、大道为教化之本。万物化生之后沉沦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经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称大道为:三清三宝天尊。大道为万物之教主。
3、大道为万物之主。万物化生之后,大道化为三界十方万物之真宰,维持时空秩序和乾坤纲纪,故尊称大道为:上帝。大道为万物之主宰。三清道祖(创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统管),神权、教权分离,妙一统元。
参考资料:元始天尊—百度百科 三清—百度百科
三、灵宝天尊是谁?为何他的地位比太上老君还高?
三清,是道教用语,三清分别指的是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图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作为道教信仰中至高无上的“三清”,他们的排名难免会让人比较一番,那么“三清”的排名,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之中谁地位最高?谁实力最强?三清的正式名字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之中知名度最高、人气最旺的一个应该是太上老君,因为他在各种神话故事中的出镜率最高。太上老君的原型李耳,其实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但知道东汉时张道陵开创了五斗米道(其实就是天师道)才奉老子为教主。在《老子想尔注》中,“太上老君”这一成为才算是第一次加到老子身上,那时候五斗米道迅速发展,太上老君这个名号也就变得人尽皆知了。
元始天尊大约在晋代的时候才开始出现道教神系中,是由赤混洞太无元的青气化生的,每到劫数终尽,天地初开,就出来传授秘道,开劫度人。原始天尊还是阐教的创立者,他手下的十二个弟子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太乙真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等。按照这个成就来说,太上老君可能略逊一筹。
图
而在左慈、葛玄的金丹派中,元始天尊就是主神。在葛洪《枕中书》创立的系统中,太上老君只是太乙元君(道教原创的新神)的一个弟子。灵宝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出现大约是是南北朝时期,晚于元始天尊,他是由混太无元玄黄之气所化生,又称太上大道君,也是随劫度人。灵宝天尊是“三清”中的第二位大天尊,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位于元始天尊左侧,大多手捧如意或者太极,但是灵宝天尊特别没有存在感,知名度在三清之中是最低的。
这时候很多人一定会有疑问,既然太上老君出现的时间最早,知名度最大,那为什么还在三清之中排名垫底?因为不同的教派为了打压其他教派的尊神而抬高自己尊神的地位,对于同相同的尊神,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中首先提到了“玉清、上清和太清”的概念,在他给三清定的座次中,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太上老君,所以后来在三清殿中,都是元始天尊居于中,灵宝天尊居左,太上老君居右。
图
唐代以后,因为老子姓李,所以官方强推老子为至高神,元始天尊的地位下降,虽被人称为“三清之首”,但是老子在民间所受的崇奉要远远大于元始天尊了。
四、灵宝天尊是道教中三清中的哪一位?
灵宝天尊是三清中的“上清灵宝天尊”,全称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即灵宝大法师,在“三清”之中位尊第二,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灵宝天尊是大道化身之一,故里襄阳洪庙村。
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灵宝天尊的形象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