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相矛盾古文的拼音
自相矛盾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二、自相矛盾文言文注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 chǔ rén yǒu yù dùn yǔ máo zhě , yù zhī yuē : “ wú máo zhī jiān , wù mò néng xiàn yě .” yòu yù qí máo yuē : “ wú máo zhī lì , yú wù mò bù xiàn yě . ”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huò yuē : “ yǐ zǐ zhī máo , xiàn zǐ zhī dùn , hé rú ? ” qí rén fú néng yìng yě . zhòng jiē xiào zhī . fū bù kě xiàn zhī dùn yǔ wú bù xiàn zhī máo , bù kě tóng shì ěr lì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扩展资料:
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它主要表达了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互相矛盾。
自相矛盾中比较生僻的字有以下几个:
1、鬻:读作yù,是卖,出售的意思。
2、誉之:读作 yù 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3、陷:读作xiàn,代表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4、弗:读作 fú,不 的意思。
与自相矛盾相近的寓言有很多,比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等。
画蛇添足表达的是本想精彩的表达某个事情,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