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军长征是什么时候?
1、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2、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3、红军转移时经过:从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最后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4、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5、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二、红军长征起止时间和地点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和地点,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红军长征的时间起点和终点是1934年10月10日-1936年10月22日和瑞金—延安。
2、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共11个省。
3、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4、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一万六千里 。
5、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级行政区,行程共八千余里。
6、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级行政区,行程近万里。
7、红军长征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之根本,就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为建立新中国保留了革命的种子。
从一串数字来看长征的奇迹。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2、红6军团(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相继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总兵力约30万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即开始了两万五千里奇迹的长征。
长征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高强度行军作战。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中央红军平均每天要走88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80多次,平均每天与国民党军队就有一次遭遇战。
从结果看,红军在最为艰难的斗争和磨难中不仅取得最后胜利,站稳脚跟,关键就是红军长征的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而且锻造了一支享誉世界的人民军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军事奇迹。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由于红军留下的革命力量,正是有了这一星星之火,最终燎原神州大地,在长征后的短短的第13年,即1949年10月,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的新中国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