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率怎么算公式是什么

税率一般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直接规定的,例如个人综合所得的税率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的税率是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等而纳税的计算公式则是税率乘以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交税比例怎么算

法律分析:税率,其实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者征收额度。税率可以用来衡量税负是否轻重,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而目前我国的税率只要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它们具有不同的计算方式。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不论征税对象的数量或金额有多少,都是统一按一个百分比征税的税率来计算。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就是先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然后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都会规定相应税率,不同等级的数额按照相应税率分别来计算税额。3.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其实也是超额累进税率的一种,不过超率累进税率更为特殊,它需要先选取征税对象的某一百分比指标来作为一个计税起点,然后再按照百分比的高低来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最后再分别规定每一个等级的税率。4.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其实又被称为固定税额。它是按照征税对象的数量单位来直接规定征税数额的。一般从量征收都会用到定额税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三、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不论征税对象数量或金额的多少,统一按一个百分比征税的税率。我国现行的产品税、营业税、关税、牲畜交易税等都实行比例税率。比例税率计算简便,对同一征税对象适用一个比例,有利于鼓励竞争,实行规模经营。比例税率具体可分为统一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分类分级分档次差别比例税率、有免征额或起征点的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等多种形式。

率,是税负横向平衡的重要体现。它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流转税只能实行比例税率,而且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也可实行比例税率。实际运用中,比例税率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只设一个比例税率,所有的纳税人都按同一税率纳税。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例税率。税率是根据具体征税项目设计的,不同纳税人要根据特定征税项目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比例税率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公平税负的原则,也有利于贯彻国家对经济的奖限政策,使税收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有力杠杆。在现行的税制中,差别比例税率有四种类型:(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按产品大类或品种分别设计不同税率,如消费税就是采用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有的产品还按质量标准设计多档次税率,如卷烟就是按照不同等级分设四等三档税率。实行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有利于调节不同产品因价格等客观原因所形成的盈利,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照应税产品或经营项目所归属的行业设计税率,盈利水平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就是按照不同行业分别设计比例税率。(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按照其所在地区分别设计不同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具有调节地区之间级差收入的作用,农(牧)业税就是采用这种税率。(4)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即在税法规定的统一比例幅度内,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如现行税制中归地方的一些税就是由备地在一定幅度内自主确定。

四、各种税率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3% 一般纳税人17% 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

2、营业税税率:无资质5% 有资质3% 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

3、附加税:(1)城建税:7% 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7% (2)教育费附加:3% 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3%(3)地方教育费附加:2% 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2%

4、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5、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要看企业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

(1)查账征收:税率20% 25%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利润X适用税率

(2)核定征收:税率20% 25% 核定税率是专管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而核定的税率:7%、10%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X核定所得率X适用税率列:销售额为10万,核定税率为7%,适用税率25%,那么企业所得税就是:10万X7%X25%=1750元

6、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可在网上查到,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扩展资料:

一、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税比例。中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具体又分为下面三种形式:

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消费税、关税等;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营业税等;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使用税率。

二、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课税对象规定征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所以又称为固定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其优点是:从量计征,不是从价计征,有利于鼓励纳税人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包装,计算简便。

但是,由于税额的规定同价格的变化情况脱离,在价格提高时,不能使国家财政收入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价格下降时,则会限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以下几种:

(1)地区差别税额:即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别,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的不同税额;

(2)幅度税额:即中央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中央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数额;

(3)分类分级税额: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和等级,对各类各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额,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具有累进税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率

五、税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所以消费者要承担原本的价格加上17%税率,即1.17。

扩展资料: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李克强表示,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值税

参考资料:中国网-李克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