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金鱼的特点是什么?

金鱼主要有四个品种:草种、文种、蛋种和龙种

草种金鱼又称草种。其代表品种为草金鱼,是金鱼的原始种。草种金鱼体形侧扁而狭长,呈纺锤形,单尾鳍而短小,体形和各鳍形均同鲫鱼相似。性情远较其他品种粗野,胆小怕人。适于在池塘水域大量半散放养殖。北京东郊高碑店地区是目前草种金鱼的产区,年产量可观。主要品种及其特征如下。

1.金鲫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全身均为橙红色或朱红色,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

2.草金鱼直接起源于金鲫鱼,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较长、双叶或3叶而不分开,全身均为朱红色。

3.红白花草金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尾鳍略长、单叶凹形,头部和体表呈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斑块。

文种金鱼又称文种。其体形近于“文”字形,故而得名。文种金鱼的体形稍短缩而略圆,眼球正常,头或小或宽,背鳍发达,尾鳍延伸、分为4叶或更多。体色多为红色、紫色、蓝色或红白花斑。代表品种有文鱼、帽子金鱼、珍珠金鱼等。

1.文鱼文鱼是金鱼的古老品种,直接起源于草金鱼。其特征是:头部略尖,腹部膨大,体躯略短,体表鳞片正常,背鳍高耸,尾鳍长大。代表品种为全身朱红的红文鱼。由于文鱼的观赏效果远不及龙睛、水泡眼及帽子等品种,故在国内饲养和展览中已很少见。

除红色文鱼外,国内曾饲养展出过红白花文鱼、紫文鱼、蓝文鱼、五花文鱼等品系,但均已绝迹,近年又略有恢复之势。20世纪70年代初曾由日本引进红文鱼,但各地发展不快。

2.帽子金鱼帽子金鱼头部肉瘤发达,形似戴着僧帽的“隐士”,故而得名。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多称其为“高头”。其特征是:体略短圆,背鳍发达,尾鳍4叶、延伸较长大且左右对称,尾长接近体长或更长些,眼球正常,头宽,头顶肉瘤发育得非常丰厚、似草莓状,依其头部和头部肉瘤生长程度又可分为狮子头型和鹅头型。前者的肉瘤堆生长范围增大,由头顶延伸至两侧颊腭部;后者的肉瘤只限于头顶,形似鹅头。帽子金鱼的幼年期,头部肉瘤尚不发达。至1岁左右肉瘤明显增长,2岁后肉瘤已非常丰满。

帽子金鱼又可依体色分为红帽子、紫帽子、蓝帽子、黄帽子、红白花帽子、白帽子、紫蓝花帽子、五花帽子等品系。其变异品种有龙睛帽子、绒球帽子、翻鳃帽子、翻鳃球帽子等,近年又选育成功的珍贵名种有朱砂眼黄帽子、朱顶紫罗袍帽子、玉印头帽子等。

3.珍珠金鱼又称珍珠鳞金鱼或珠鳞金鱼。其最大特征是体表鳞片已演化为颗粒状凸起,形似在体侧整齐排列着一粒粒珍珠,故而得名。其体侧的珍珠状鳞片大而凸起明显,近尾柄处的珍珠鳞片较小。珍珠状鳞片极易因体表损伤而脱落,一旦损伤难于再生;偶有再生者,但再生鳞既不美观,更不理想。珍珠金鱼的体形有别于其他品种金鱼,其头尖,腹部膨大,体短而圆,尖嘴尖尾鳍,甚似橄榄形,为金鱼家族中体形最独特者。

龙种金鱼又称龙睛金鱼或龙睛。是金鱼家族中的代表种,也是金鱼家族中的主要观赏品种,被视为金鱼种群之正宗,誉为金鱼的总代表种。其主要特征是体躯短粗,头平而宽,尾鳍发达分为4叶,背鳍高耸,胸鳍略呈三角形,鳞片圆而且大。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甚似龙眼,故又名龙睛金鱼。

龙种金鱼依体色可分为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红白花龙睛、五花龙睛、白龙睛、朱砂眼龙睛、紫蓝花龙睛、喜鹊花龙睛、红头花龙睛等品系。其变异的品种有红龙睛球、墨龙睛球、紫龙睛球、蓝龙睛球、五花龙睛球、四球龙睛、红头龙睛以及各色的龙睛翻鳃、龙睛球翻鳃帽子等。

望天金鱼亦属龙种金鱼,北京地区称为望天,而我国南方则称其为朝天眼。其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瞳孔向背上方翻转90°角,适于观察头顶上方环境动态,因而得名望天金鱼。此鱼的眼球黑色,眼球周围有三道金色光泽的眼圈环绕,俗称三环套月,是名贵望天金鱼的重要特征。望天金鱼的体形略短粗,尾鳍发达、分成4叶而略下垂,背部光滑,无背鳍,是原始望天金鱼的品种特征。近年来在北京又选育成功背鳍完整的望天。

金鱼品种,名为背鳍望天金鱼。较常见的望天品系有红望天、蓝望天、红白花望天、白望天、五花望天等,变异品种有红望天球、五花望天球等。

龙背金鱼也属龙种金鱼,其特征是无背鳍,眼球如龙睛金鱼的眼球突出眼眶之外,瞳孔侧向,鳃盖、头部及鼻孔均正常,尾鳍4叶延伸,与龙睛金鱼的尾鳍同。龙背金鱼的原始品种是红龙背金鱼,近年来又有体色各异的龙背金鱼品系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龙种金鱼的品系及变异品种总计已达60多个。它们是现在展览金鱼中的重要群体,是国内外金鱼爱好者的主要玩赏对象,在国际市场售价极高。

蛋种金鱼头钝,体躯短圆而肥厚,体呈卵圆形,多数品种背鳍全无,尾鳍4叶或短小或发达。代表品种有尾鳍短而略圆的虎头金鱼(是金鱼家族中最原始品种)、绒球金鱼、水泡眼金鱼和尾鳍较长大的丹凤金鱼、红头金鱼、翻鳃金鱼等。近年选育成的大尾虎头金鱼,其尾鳍长度可超过体长。

1.虎头金鱼鳞片、鳃盖和鼻孔均正常,头部、颊部、腭部均具有发达的肉瘤,头顶部肉瘤覆盖明显,有时凹凸的头顶部略现“王”字纹理,更显威武壮观,因而得名“虎头金鱼”。虎头金鱼的背鳍全无,尾鳍4叶、左右对称。依体色可分为红虎头金鱼、黄虎头金鱼、银白虎头金鱼、红白花虎头金鱼、红眼黄虎头金鱼等品系,依尾形可分为大尾红虎头、大尾白虎头、大尾红白花虎头等品系。虎头金鱼较易适应北京天气寒暑变化,在北京地区饲养玩赏流传较广,易于适应较粗放的饲养管理,寿命较长。

2.绒球金鱼头部、鳃盖、眼、鳞片均正常,鼻隔膜变异呈现绒球状。此绒球在金鱼半岁以后发育明显,1?2岁或3岁时最富观赏价值,随着金鱼年龄的增大,两球易散形或不端正,观赏价值降低。绒球金鱼在水中游动时,两球随水飘动,令观赏者久看不厌。依其体色可分为红绒球、蓝绒球、紫绒球、红白花绒球、五花绒球、白绒球等品系,变异品种有大尾绒球金鱼、翻鳃绒球金鱼等。

3.水泡眼金鱼又名泡眼蛤蟆头。其特征是眼眶同于一般龙睛金鱼,但其眼球同于普通金鱼,形成大眼窝小眼球,眼球位于眼眶的上部,眼眶内充满略带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水泡状,其泡膜很薄,像两个透明的球体悬于眼眶之外,当鱼体游动时,随水波左右摇摆,悠悠荡荡别具情趣。其水泡在金鱼2?4岁时发育最佳最美。上品水泡左右对称,大小相等,色彩相同。水泡一旦破损液体流出,终生难以恢复原状,从而大大降低观赏价值。水泡眼金鱼有红水泡眼、蓝水泡眼、黄水泡眼、银白水泡眼、紫水泡眼、墨水泡眼、朱砂水泡眼、红白花水泡眼、五花水泡眼(1985年上海首先育成)等品系,变异品种有水泡眼帽子金鱼等。

4.丹凤金鱼鳞片、鳃盖、鼻孔和头部均正常无异,体略短,头平而狭,**鳍,尾鳍4叶特别长大、薄如蝉翼、形似凤尾,故名“丹凤”,是金鱼群体中古老品种之一。其代表品系有红丹凤、蓝丹凤、五花丹凤等。五花丹凤是20世纪60年代最受日本国赞誉的珍稀品种金鱼之一。1963年秋,日本国对外贸易大臣访华期间,曾以30尾锦鲤向我国的北京动物园换取30尾五花丹凤金鱼。

5.红头金鱼又名元宝红或齐鳃红。为金鱼家族中古老品种,是由红白花蛋种金鱼选育而成的品种。其头平而狭,眼正常,无背鳍,臀鳍较大,尾鳍4叶、特别发达而长大。全身洁白,惟有头部鲜红色,非常引人注目,是金鱼不易多得的品种之一。鳃前红色斑块规整者为上品,红色斑过鳃的个体不宜选留。亦有报道称头部红斑在金鱼1岁之内易因管理换水不当而脱落。

6.翻鳃金鱼体形卵圆,头平略宽,眼正常,无背鳍,尾鳍分为4叶且长大,鳃盖变异向外翻转,部分鳃丝外露。是金鱼家族中较早选育定型的品种。它对环境适应力差,饲养中难得长寿。依体色分为红翻鳃、五花翻鳃等品系,变异品种有翻鳃龙睛、翻鳃帽子、翻鳃帽子球、翻鳃龙睛球、翻鳃虎头等。

据不完全统计,蛋种金鱼品系及变异品种总数已达40多个,均属现代金鱼玩赏家的重要玩赏对象,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极高。

转载于贴吧~

二、这是什么金鱼

望天金鱼,顾名思义其眼球向上转了90度,无背鳍。是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出来的品种,其属性应该属于蛋种,但其外形特征更像龙种金鱼的特征。

望天金鱼又叫朝天望,望天龙等,其眼球向上90度,瞳孔朝天,眼睛周围精亮,体型较为短小。

望天有眼睛向上仰望天子的寓意,自从望天鱼出现之后深受清朝宫廷的宠爱。其按照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蓝望天,红白望天,和朱鳍望天等品种。

蓝望天鱼的特点是鱼体反射光芒,似星光闪烁,眼睛周围为蓝色,此鱼极受欢迎。

朱鳍望天的主要特征就是洁白如玉的躯体,有着红色的鳍,眼睛等,红白相映,更加秀丽无比,外形非常好看。

望天金鱼还包括红望天球和五花望天球等品种。

其他望天金鱼也都各具特色,在饲养上望天金鱼与普通金鱼无异。

三、关于金鱼的根源问题?

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金鱼也称“金鲫鱼”,是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龙种、蛋种三类。

金鱼起源于我国,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

金鱼易于饲养,形态优美的金鱼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价格:1~100元一条。

盆养及池养的观赏鲤科(Cyprinidae)鱼类,学名Carassius auratus。原产於东亚,但已移殖许多其他地区。近似鲤鱼(Cyprinus carpio)但无口须。在中国,至少早在宋朝(960∼1279)即已家养。野生状态下,体绿褐或灰色,然而现存在著各种各样的变异,可以出现黑色、花色、金色、白色、银白色以及三尾、龙睛、或无背鳍等变异。几个世纪的选择和培育这样不正常的个体,已经产生了125个以上的金鱼品种。包括常见的具三叶拂尾的纱翅,戴绒帽的狮子头以及眼睛突出且向上的望天。杂食性,以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在饲养下也吃小型甲壳动物,并可用剁碎的蚊类幼虫、谷类和其他食物作为补充饲料。春夏进行产卵,进入这一季节,体色开始变得鲜艳,雌鱼腹部膨大,雄鱼鳃盖、背部及胸鳍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追星。卵附於水生植物上,孵化约需一周。观赏的金鱼已知可活25年之久,然而平均寿命要短得多。在美国东部很多地区,由公园及花园饲养池中逃逸的金鱼,已经野化了。野生后复原了本来颜色,并能由饲养在盆中的5∼10公分(2∼4吋)长到30公分。

金鱼是我国人民乐于饲养的观赏鱼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因而为人们所喜爱。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近代科学实验的资料,科学家已经查明,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作为观赏鱼,远在中国的晋朝时代(265~420年)已有红色鲫鱼的记录出现。在唐代的“放生池”里,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代开始出现金黄色鲫鱼,人们开始用池子养金鱼,金鱼的颜色出现白花和花斑两种。到明代金鱼搬进鱼盆。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脊椎动物门、有头亚门、有颌部、鱼纲、真口亚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的硬骨鱼类。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鱼类和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捕捉鱼类作为食物。在距今3200多年前,中国已有了养鱼的记录(根据殷墟出土甲骨卜辞),由于长期的捕鱼、养鱼,同鱼类接触的机会颇多,这也就是对鱼类的观察机会非常之多,了解也多,所以很容易发现在野生鱼类中发生变异的种类,尤其是变为金色或红色的种类更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时人们把金色或红色的鱼类统称为“金鱼”。我国明代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有:“金点有鲤鲫鳅数种,鳅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

以上可知,称为“金鱼”的鱼原有四种,“金鲫”即颜色变为黄、红的鲫鱼,以后由于单独培育金鲫,变化越来越大,所以,“金鱼”这一名称只代表由金鲫培育出来的各变异品种,即现今的金鱼。

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由我国传出去的。根据日本学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偏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

金鱼的种类

1、草种鱼 草种鱼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最古老的一种,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其主要品种有:

(1)金鲫 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全身均为橙红色, 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

2)草金鱼直接起源于金鲫。尾鳍较长,双叶或三叶,不分开, 呈燕尾形或菱角形(即三尾);全身均为红色。

(3)红白花草金鱼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头部和身体上红、白色兼有。

2、龙种鱼 龙种鱼是金鱼的代表品种,也是主要品种。其主要特征是体短,头平而宽,眼球膨大突出眼眶之外,似龙眼;鳞片圆而大,胸鳍长而尖呈三角形,尾鳍四叶。主要品种有

(1)红龙眼 全身通红,具有龙种鱼的特征,是龙种鱼中最普通的品种。

(2)墨龙睛 通身乌黑,背部尤其显著,有“黑牡丹”之称。 好的品种为乌黑闪光,像黑绒墨缎。

(3)蝶尾 具有龙睛鱼的特征,唯独其尾部似蝴蝶。

(4)紫龙睛 整个鱼体呈紫铜色,饲养得好的, 还能发出耀眼的紫铜色金属光泽。

(5)蓝龙睛 体色有浅蓝、深蓝之分。游动时,锦鳞闪闪,姿态恬静、优美。

(6)五花龙睛 是由透明鳞类的金鱼与各色龙睛鱼杂交而形成的品种。 大部分为透明鳞片,小部分为普通磷,呈五色斑点,所形成的图案光彩夺目,游动时犹如飘动的彩绸

(7)紫蓝花龙睛 是以紫龙睛和蓝龙睛杂交而成的品种,以蓝色为底色, 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素而不淡,颇具风格

(8)十二红龙睛 身躯银白,独以四叶尾鳍、两片胸鳍、两片腹鳍、 两个眼球和背鳍、吻等十二处呈红色而得名。其色白得洁净,红得艳丽,十分悦目,是比较珍贵的品种。

(9)喜鹊花龙睛 鱼体以蓝色为基色,头、吻、眼球、尾鳍则均为蓝中透黑, 腹部银白鲜亮,酷似喜鹊的颜色。其姿态俊俏动人,但在饲养过程中易褪色,故以其色泽稳定者为上品。

(10)熊猫金鱼是由墨蝶尾培育而成的,具龙种鱼之特征。身体较短而圆,尾鳍蝴蝶状,除腹部和两侧各有一块银白色斑块外,头、眼、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均为黑色,有的眼睛周围还有道白圈,黑白分明,酷似熊猫。其姿态憨厚而端庄,甚招人喜爱。

11)透明鳞龙睛 有背鳍,鳞片透明,颜色多为红[龙睛球 具龙睛和绒球之特征。鼻中隔特别发达,凸出于鼻孔之外,形成两个肉瓣似的绒球。在游动时左右摆动,十分动人。龙睛球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龙睛球、墨龙睛球、紫龙睛球、蓝龙睛球、紫蓝花龙睛球、红白花龙睛球、喜鹊花龙睛球、朱球墨龙睛等多种。

(13)四球龙睛 具有龙睛球的特征,只是鼻中隔变异为4 个球凸出于鼻孔之外,由此得名。其体色与绒球的颜色相同,但也有不一致的。

(14)红头龙睛 身躯洁白如银。唯有其头顶部朱红如血,红、白鲜艳悦目,背鳍高耸,尾长而大。游动时姿态柔软,飘忽而美丽。

[(15)龙睛高头 又称龙睛帽子。两眼之间的头顶部分生长有肉瘤堆,似草莓状,以肉瘤发达厚实、位置端正为上品。依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紫龙睛高头、蓝龙睛高头、红龙[/font]睛高头、白龙睛高头、红白花龙睛高头、紫蓝花龙睛高头、墨红花睛高头、朱砂眼龙睛黄高头等。

(16)红头龙睛高头 其特征基本同红头龙睛,是由其头部变异之品种即头部具有肉瘤堆,呈红色,体呈[红龙[/font]睛虎头 其特征基本上与红龙睛高头相同,只是其头部之肉瘤发达,除头部被肉瘤包裹着外,还下延向两则之颊颚,致使口也被包裹而显得有些凹陷[

(18)睛狮头 其特征基本同红龙睛虎头,只是肉瘤更为发达,隆起得更为厚实。

(19)墨龙睛狮头 其特征同红龙睛狮头,只是全身乌黑似缎,被视为珍品

(20)龙睛翻鳃 具有龙睛鱼特征,只是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露出。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龙睛翻鳃、墨龙睛翻鳃、蓝龙睛翻鳃、五花龙睛翻鳃等。

[(21)龙睛球翻鳃 是龙睛翻鳃的变异品种,即除具有龙睛翻鳃之特征外,鼻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凸出于鼻孔之外。根据其红龙睛球翻鳃、紫龙睛球翻鳃、蓝龙睛球翻鳃、墨龙睛球翻鳃、五花龙睛球翻鳃等。

22)望天鱼 是龙睛鱼的变异品种。眼球向上转90度角,瞳孔朝上,背鳍消失,眼圈晶亮。观鱼时,有先见其光之妙。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蓝望天、红白花望天、朱鳍白望天等。

23)望天球 是望天鱼的变异种,主要特征是鼻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鼻孔外面而得名。依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球、五花望天球等。

(24)红龙背 无背鳍,瞳孔侧向,鳃盖、头部、鼻均正常。头、体均为红色。

25红龙背球 除了鼻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鼻孔以外,其余的特征同红龙背。

26)红头龙睛高头翻鳃 有背鳍,鼻、鳞片正常,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裸露在外,头上具有肉瘤堆,呈草莓状,色红,鱼体

(27)红龙睛高头翻鳃 具龙睛高头特征,但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外露,头体均为红色

(28)红龙睛高头球翻鳃 除具有红龙睛高头翻鳃特征外,就是鼻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鼻孔之外。

3、文种鱼 文种鱼的主要特征是体短而圆,头平而窄,嘴尖,眼小,大尾,尾鳍叉多在四叶以上。体色多为红、红白、紫、蓝黄、五色杂斑等。高头(北方称“帽子”)和珍珠是其代表种。高头体短而圆,头宽,头顶上生长着草莓状肉瘤,从其肉瘤的生长部位和发达程度还可以分为鹅头型高头和狮头型高头两种类型。前者的肉瘤仅限于头项范围;后者的肉瘤还延伸到两颊颚。依其主要品种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 珍珠鱼又称为珍珠鳞,其鳞粒粒如珠,故得名。珍珠鱼有球型、橄榄型两类,还有大尾和短尾之区别。依其体色可以分为很多种

1)红高头 头上生长有肉瘤堆,鳃盖、鼻中隔正常。全身通红色。

(2)五花高头 头上有肉瘤堆,鳃盖、鼻中隔正常。全身有的以红色为底色, 镶有蓝、白、黄、黑各色斑点;或以蓝色为底,镶有红、白、黄、黑各色斑点。其色彩、图案极美,以蓝底镶红、黄斑点比例大的最为悦目。

(3)红白花高头 头部生有草莓状肉瘤。 体表花纹有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红白色斑块组成

(4)软鳞红白花高头 主要特征是有似薄而嫩的软鳞,全身都有红、 白斑分布,两眼乌黑闪亮,是金鱼中之真贵品种。

(5)红头高头 又称鹤顶红。身躯银白色,头项部的肉瘤为红色, 似鹤顶红冠 ,故得名“鹤顶红”,也称“红运当头”。在人们心目中它是幸福、吉祥、 福寿双全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6)黄头高头 身躯为白色头顶部的肉瘤为黄色。

(7)朱顶紫罗袍 是由紫高头变异而成,身躯深紫色, 仅头顶肉瘤部分鲜红艳丽。形态端庄文静,壅容华贵,是金鱼中的珍贵品种。

(8)玉顶紫罗袍 头部的草莓状肉瘤洁白如玉,身躯深紫色。

(9)玉印头 又名玉顶高头,由红高头变异而成。全身通红, 仅头部正中生有银白色的肉瘤堆,像一枚方正的玉印,非常稀少,很名贵。

(10)墨狮头 由高头变异而成。头部肉瘤发达,显得很厚实,且从头顶部直接下延至两颊颚包及鳃盖,常使嘴、眼凹于肉瘤之中,因酷似威武之雄狮又全身乌黑而得名。在水中游动时,光浑闪烁,深受人们喜爱。

(11)红高头球 头部具有肉瘤堆,鼻中隔呈绒球状,头和身躯呈红色。

(12)红高头球翻鳃 头部具有内瘤堆,鼻中隔变异呈绒球状,鳃盖翻转,通体红色。

13)红高头翻鳃 头部具有肉瘤堆,鳃盖翻转,鼻中隔正常,全身红色。

14)红珍珠体色[/font]朱红或者是橙红,鳞呈白色或米黄色突起,形似珍珠,且排列整齐,在游动时闪烁着珍珠般的光彩

(15)紫珍珠 身体紫色,闪耀着深褐色或紫铜色光泽,珠鳞淡黄色,两色相映,颇有古色古香之风貌。

(16)五花珍珠 具珍珠之特征,只是体表颜色由红、白、黄、蓝、黑等不规则之斑纹所组成。

(17)墨龙睛珍珠 全身乌黑闪光,珠鳞亦为黑色,与鱼体浑然一体。两个算盘珠似的大眼睛又很像是龙睛,非常好看。其他特征同红珍珠。

(18)红龙睛珍珠 具有龙睛鱼和珍珠鱼的特征,全身通红。

(19)红珍珠翻鳃水泡体色鲜红,珠鳞米黄,异常醒目。它集珍珠1翻鳃、水泡三个品种的特征于一身,所以很珍珠贵。

(20)红光背珍珠 无背鳍,鳞呈乳突状,全身红色。

4、蛋种鱼 蛋种鱼的主要特征是体短而肥,形如鸭蛋,无背鳍。有成双的尾鳍和臀鳍。鳍的长、短和形状差异较大。一般绒球、水泡、虎头等的鳍短小而圆;丹凤、翻鳃、红头等的鳍较长大。

(1)水泡 在金鱼中属于名贵品种。有一对特殊构造的眼, 也就是在眼珠的周围长出一个内含液体半透明的大泡,故称为“水泡眼”。水泡的泡膜很薄,清晰欲穿,像两只珠分别挂在鱼头两侧。水泡鱼在游动时两个水泡眼犹如两只大灯笼,左右颤动,加之双开的尾鳍飘飘忽忽,甚是迷人。水泡鱼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水泡、银水泡、五花水泡、红白花水泡、墨水泡、黄水泡、蓝水泡、紫蓝花水泡、喜鹊花水泡等不同品种。此外,还有红水泡帽子、黄水泡帽子、红白花水泡帽子等,它们与其他水泡鱼不同的特征是头下长有草莓状的肉瘤。

(2)绒球 其主要特征是鼻中隔变异形成一对肉质球。 根据其体可分为红绒球、白绒球、紫绒球、红白花绒球、五花绒球(身披五色斑纹,连鱼鳍也是五花的。无论是什么品种,均以个大、结实、溜圆、肉质球紧贴鼻孔且左右对称

(3)虎头 头部长有比高头更加发达的肉瘤,除包着头顶部以外, 还包向两颊额,眼和嘴也陷到肉瘤里。在头项部之肉瘤上隐约可见一“王”字凹纹,显得威武雄壮。其头大,游动时像蹒跚行动的长者,颇有年高望重之势。根据其体色划分,有红虎头、银虎头、黄虎头、白虎头、红白花虎头、五花虎头等。此外,还有红眼黄虎头,与以上各种“虎头”的区别在于其黑亮的大眼外还有一圈红色彩膜包着,似镶在头部米黄色肉瘤堆中之宝石,非常悦目。

(4)翻鳃 两个鳃盖的后部由内外反转,鱼鳃裸露在外, 外表犹如一个半月形伤口,较体色深。选择时,以鳃盖翻转的程度左右一致为佳。以红翻鳃多见,也有五花翻鳃等品种。

(5)丹凤 尾鳍长而大,在游动时如轻纱飞舞,宛如神话中所描述的凤凰尾。 根据其

6)红头 体色银白,各鳍微黄,头顶具有红色斑块,形状弯曲, 宛如一只元宝。选择时,要求色块的形状酷似元宝,而且色泽也应鲜亮。

四、见天鱼是什么鱼的品种

龙睛鱼

望天球是龙睛鱼的变异品种。眼球向上转90度角,瞳孔朝上,背鳍消失,眼圈晶亮。观鱼时,有先见其光之妙。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蓝望天、红白花望天、白望天、朱鳍白望天等。朝天眼是中国独特的金鱼之一,在选择时应挑选眼球圆大端正,双目直线朝天,身躯浑圆,尾鳍阔大端正。 因为朝天眼的双眼朝上,视线只限于上方,所以它的觅食能力很弱,常常要靠嗅觉和味觉的帮助才能找到食物。 望天金鱼-望天金鱼品种介绍 望天出现于1870年,是龙井鱼眼球上转,背鳍消失形成的,又称朝天眼,朝天龙,望天眼等,"望天"之所以会眼睛朝天,一说是由于基因突变而来,一说是由于在清朝宫廷采用深缸饲养,金鱼做"缸"观天而产生的演化----传说清朝宫廷将其饲养在黑暗的环境中,在上方开一小孔,日久天长,代代相传而形成了着一奇特色相.由于望天,朝天都包含有仰望天子之意,因此在清代宫廷中,望天金鱼曾是最得宠的品种之一。什么是望天金鱼,望天金鱼品种介绍 望天金鱼眼球似龙睛,膨大而凸出眼眶,只是一般龙睛的眼睛是向左右凸出的,望天金鱼则是向上呈90度翻转.据记载,幼鱼在2个月时,凸出的眼球先以45度角向头前方发育,再以45度角向上翻转平整,变化过程十分有趣,望天金鱼的眼圈大多晶亮非凡,如将鱼缸放在暗处,常常未见其身先见其光,当中以眼球,眼圈,眼眶构成一组同心圆,俯视时看上去就如各有一道金色光泽环绕,因此又得"三环套月"之名。 望天金鱼-望天金鱼品种介绍 由于望天金鱼的两眼朝天,视角十分狭窄,再加上本身就是龙睛眼形,视力较差,觅食时只能借助于嗅觉的帮助,抢食能力很差,因此最好能一个品种单独饲养.望天适合俯视观赏,最好能养在水位叫浅的木海或大盆之中。 望天的色彩有红,白,橙,紫,黑,红白,红黑,五花等,如果鼻端再挂上两个小小的绒球,就成了"望天球",是中国金鱼名种之一,还有的望天长有完整的背鳍,称为文种望天,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