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能老人的标准是什么?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拓展内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与感知觉以及精神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容易的观察到,同样也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观察老年人的生活,如何与老年人做沟通与探访,发现他们生活中的出现的问题与表现的精神及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的例子已经是无法进行解决与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无论是家属或者基层社区服务者也需要及早的做服务的完善与及早的干预。
二、失能失智老人评估标准
⽼年⼈失能的概念:
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造成⾝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活或社交能⼒的丧失。⽣活或社交能⼒完全丧失,称为全失能,如果部分丧失,称为部分失能、包括:失动(运动功能的丧失)失智(认知功能的丧失)、失禁、失明、失聪,感知觉与沟通能⼒的受损及社会参与能⼒的受损⽽引发的⽣活综合能⼒的丧失。
通过对⽇常⽣活活动能⼒、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能⼒的综合评估,⽼年⼈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能⼒完好:
⽇常⽣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的分级均为0,社会参与的分级为0或1。
1轻度失能:
⽇常⽣活活动的分级为0,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中⾄少项的分级为1及以上,或社会参与的分级为2;或⽇常⽣活活动分级为1,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少有⼀项的分级为0或1。
2中度失能:
⽇常⽣活活动分级为1,但精神状态、感知觉沟通、社会参与均为2,或有⼀项为3;或⽇常⽣活活动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有1~2项的分级为1或2。
3重度失能:
⽇常⽣活活动的分级为3;或⽇常⽣活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的分级均为2;或⽇常⽣活活动的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少有⼀项的分级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