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五是哪几年到哪几年?
十一五是2006年-2010年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才开始,比新中国成立晚了4年,而“一五”计划直到1955年才正式公布,此前一直是在边建设边编制。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还在解决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而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没有经验,几番修改调整,最终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十一五规划主要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并根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加强薄弱环节,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形成东、西、东三者主体功能定位明确、良性互动、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差距趋于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十一五期间是哪几年?
2006-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十一五”是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重要成就:
1、经济上: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2、政治上:继续完善了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3、文化上: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口素质明显提高;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世界第一、京沪高铁线路最长、标准最高。
4、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等,初步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5、生态文明:制定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重大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保定的太阳能利用、张家口的风能发电、世博场馆的环保设施。
6、其他方面:有效应对玉树强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亚运会;外交工作走上新台阶,积极参与联合国行动,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十一五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十一五”时期是2006-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实施背景
国际上: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与此同时,可能造成国内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在增加,给我国的经济主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立足于中国国情,融入全球化浪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国内:虽然社会经济大环境良好,但是社会矛盾相应凸显,例如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亟待解决,“三农”问题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都考验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改革的途径加以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十一五是几几年到几几年
十一五"指2006年至2010年 .我国从建国以来,实行"五年"计划. 以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社会建设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到57年,于56年提前完成. 如今已经到了第十一个5年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