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羽欠组成一个字是个地名
歙县
歙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古名歙州。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全县面积2122平方千米。
歙县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歙县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1、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
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2、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郑村镇郑村村,是郑氏的祖祠 ,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郑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谯楼
在歙县县城内。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我们现在见到的南谯楼,是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的,它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二、加羽念什么
问题一:一个一个羽是什么字 ,拼 音 hóng 。
基本释义: 飞。
详细释义:〈动〉飞;虫飞
百科释义:
hóng 形声。字从(gōng),从羽,亦声。“”在字形上变形自“公”,字音继承自“公”,字义同“公”,即“公共”、“公用”。本字中的“”为“A”省,意为“开阔的山谷”。“羽”指“轻飘飘地飞舞”。“”与“羽”联合起来表示“在开阔的山谷中轻飘飘地上下飞舞”。本义:虫子(如飞蛾、蝴蝶之类)在山谷中上下飞舞。
问题二:+羽 是什么字? hong
问题三:左边,右边羽念什么 左边,右边羽
这个字是
读音:[hóng]
部首:羽
释义:飞。
问题四:加一个羽用部首查字法怎么查 部首为“羽”,但早期的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hong 字,不知道新版的字典里有没有。
问题五:羽加今念什么字 羽加今
这个字是 翎
读音:[líng]
部首:羽
释义: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
三、一个三点水,一个除念什么?一个合下面一个羽字右边一个欠字读什么
1一个三点水,一个除念
滁[chú] 〈名〉
水名 [Chu river].在安徽省东部.源出肥东县东北,折而东流,经滁县至江苏省六合县注入长江.本作“涂”,唐人改作“滁”
古州名 [Chu prefecture].在安徽省东部,滁河流域,邻接江苏省,津浦铁路纵贯.特产“滁菊”、“滁州竹篮”.境内琅琊山风景幽美,为游览胜地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歙,拼音:xī shè .
1、xī .
①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
②古同“翕”,和洽.
2、shè .
县”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歙”,如“~砚”.
四、谜语及谜底
1、尽在国内画中(河北地名)
2、音乐会结束(河北地名)
3、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出逃(河北地名)
4、全城都是老爷们(河北地名)
5、军营表功会(辽宁地名)
6、‘唱’‘冬’重组(辽宁地名)
7、室内美女破衣衫(吉林地名)
8、清除太空垃圾(吉林地名)
9、龙江(吉林地名)
10、孔雀合羽欠加(安徽地名)
谜底:1、玉田2、乐亭3、迁西4、雄县5、彰武6、昌图7、农安8、靖宇9、蛟河10、歙县。
五、上合下羽念什么
翕
xī
(1) ㄒㄧˉ
(2) 合,聚,和顺:~动。~张(一合一开)。“兄弟既~,和乐且湛。
(3) 鸟类躯部背面和两翼表面的总称。
(4) 郑码:ODYY,U:7FD5,GBK:F4E2
(5) 笔画数:12,部首:羽,笔顺编号:341251541541
详细注解
--------------------------------------------------------------------------------
翕
xī
〔动〕
(1) (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
(2) 同本义 [close]
蝘之兴,五日翕。——《夏小正》。按,飞起也。
翕如也。——《论语》。皇疏:“习也。”
伐翕伐张。——《荀子·议兵》
唯南有箕,载翕其舌。——《诗·小雅·大东》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韩非子·喻老》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翕翼(合翼);翕敛(收敛;收缩)
(4) 聚集 [gather]
翕集家门,倾动人物。——《世说新语·排调》
(5) 又如:翕集(聚集);翕翕(和合的样子);翕聚(会聚)
(6) 顺从 [be obedient to;submit to]。如:翕习(顺心;惬意);翕服(顺服;悦服)
(7) 变动 [change]
宇宙翕变,草木增荣。——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词性变化
--------------------------------------------------------------------------------
翕
xī
〔形〕
(1) 和好;一致 [identical]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常棣》
君民翕然,倚以致平。——王安石《知人》
(2) 又如:翕合(协调一致);翕应(谓相互响应);翕绎(声音和谐相续)
(3) 盛 [vigorous]
翕,盛也。——《广韵》
(4) 又如:翕如(指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盛况);翕习(威盛的样子)?
(5) 迅疾 [fast]
往来翕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6) 又如:翕欻(快速);翕忽(形容疾速的样子);翕习(疾快的样子)
常用词组
--------------------------------------------------------------------------------
翕动
xīdòng
[close and open] [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
翕然
xīrán
[united;harmonious] 形容一致
念得两遍,法善已至瓶嘴边翕然而入。——《初刻拍案惊奇》
翕张
xīzhāng
[close and open;furl and unfurl] 一合一张
六、左边一个提手右边上面一个合下面一个羽毛的羽怎么念?
[ 㩉 ] 多音字
《康熙字典》卯集中
音吸。击也。与㪧同。
与协同。
与拉同。
与搨同。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