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军长征起止时间和地点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和地点,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红军长征的时间起点和终点是1934年10月10日-1936年10月22日和瑞金—延安。

2、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共11个省。

3、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4、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一万六千里 。

5、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级行政区,行程共八千余里。

6、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级行政区,行程近万里。

7、红军长征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之根本,就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为建立新中国保留了革命的种子。

从一串数字来看长征的奇迹。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2、红6军团(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相继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总兵力约30万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即开始了两万五千里奇迹的长征。

长征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高强度行军作战。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中央红军平均每天要走88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80多次,平均每天与国民党军队就有一次遭遇战。

从结果看,红军在最为艰难的斗争和磨难中不仅取得最后胜利,站稳脚跟,关键就是红军长征的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而且锻造了一支享誉世界的人民军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军事奇迹。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由于红军留下的革命力量,正是有了这一星星之火,最终燎原神州大地,在长征后的短短的第13年,即1949年10月,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的新中国的伟大奇迹。

二、2万5千里长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的瑞金,终点是陕西的吴起镇。途径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历时12个月零2天。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历史意义。

两万五干里象征性长跑的意义:比全体参与象征性长跑,确立一个鼓舞人心的主题教育,顾名思义这种长跑是象征性的,还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迎接香港回归”、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等。以“两万五千里长征”,规定进度,最主要的是对不同。

在战场上失利后的一场战略大转移,保护了共产党的根基.虽然是被迫的,但在途中的机智和勇敢还是表明长征是伟大的,我们今天看待长征主要从积极的一面,除了历史课一般不去分析它的原因。这是为了强调。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

三、红军长征的起点是哪里?

长征时间起点和终点是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甘肃会宁。主要路线为: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注意: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甘肃会宁。

主要路线为: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四、红军长征起点是﹖终点是﹖

红军长征起点:江西瑞金。

红军长征终点:陕西吴起、甘肃会宁。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

1、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2、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3、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

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

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

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五、长征起点和终点是哪????

长征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在甘肃会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由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初并没有使用“长征”这个名称。中央红军行动之初,所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到湘鄂西地区与红2、红6军团会合,然后实施反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恢复中央苏区。因此,当时所使用的名称是“长途行军与战斗”、“远征”、“转移”或“战略转移”,而在中革军委与红军总部机关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中则称之为“西征”“突围”。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彝民区,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在成立冕宁县革委会大会上,朱德讲话中又提到“长征”一词。这是最早见到使用“长征”一词。

六、长征时间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甘肃会宁。

主要路线为: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长征跨越的地区:

据统计,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

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